這個夏天,在暴雨面前,外表光鮮的城市卻內澇頻發、不堪一擊
核心閱讀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100多年后的今天,重溫雨果的這句名言,仍然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在破解城市內澇頑疾的道路上,或許我們最缺的不是資金和技術,而是那顆為城市繁榮、民眾福祉深謀遠慮的責任心
逢雨必澇,遇澇則癱
全國62%的城市發生過內澇
這個夏天,從北到南,由東至西,暴雨以它獨有的方式,給一座座現代化城市留下了深刻烙印。街道成河、汽車沒頂、交通堵塞、人員傷亡……內澇似乎已成為我國許多城市遭遇強降雨后的普遍狀態。
“平常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硬是走了近六個小時”,回想起6月23日暴雨襲城的情形,家住北京西南三環的李女士仍然記憶猶新。當日,大雨傾盆,晝如暗夜。 由于降雨正值交通晚高峰,導致多條環路及主干道積水擁堵,地鐵部分站點停運,李女士的回家路變得異常艱難。“基本上把所有交通工具都坐了個遍,還趟水步行 了好久,回到家整個人都快散架了!”
據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總工程師王毅介紹,這場降雨是近十年來北京最大的降水,局部地區甚至達到百年一遇的水平,雨量之大已遠遠超過城市道路和排水
設施的承載能力。突如其來的傾盆大雨使城區部分地區嚴重積水,局部立交橋下積水深度超過1.5米,給百姓工作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兩位年輕人還因推車不慎掉 進排水井而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其實,近年暴雨襲京導致內澇并非首次。2004年7月10日,北京城區遭遇暴雨,降雨強度達到80毫米/小時,蓮花橋積水達2米,城西地區交通幾近癱瘓。 2006年7月31日,首都機場出現暴雨,降雨強度達到105毫米/小時,迎賓橋積水1.7米,進出機場交通中斷……
放眼全國,北京并非孤例。近年來,隨著極端天氣多發頻發,部分城市頻繁遭遇強暴雨襲擊,引發嚴重城市內澇,可說是“逢雨必澇,遇澇則癱”。上海、重慶、南 京、武漢、長沙、西安、杭州等大城市暴雨積澇成災的報道屢見不鮮。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0年對351個城市進行的專項調研結果顯示,2008年— 2010年間,全國62%的城市發生過城市內澇,內澇災害超過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個。發生內澇的城市中,最大積水深度超過50厘米的占74.6%,積 水深度超過15厘米(可能淹沒小轎車排氣管的水深)的多達90%,發生內澇城市中積水時間超過半小時的城市占到78.9%,其中57個城市的最大積水時間 超過12小時。
重地表,輕地下
折射出一些城市管理者急功近利的發展理念和政績觀
暴雨過后,座座“水城”驟然現身,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最大的病根在于城市開發、建設過程中缺乏科學規劃,‘重地表、輕地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楊保軍認為,雖然極端氣候是導致城市內澇的直接原因,但與快馬加鞭式的地面建設相比,城市排水系統建設明顯滯后,造成嚴重“腸梗阻”,這才是癥結所在。
新中國成立初期,由于受制于資金、技術等因素,加之當時城市規模較小、人口密度偏低,相關部門對下水道等基礎市政工程的設計、建設標準普遍較低。近年來,
我國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隨之而來的是城市的急速擴張。以北京為例,2000年,北京市建成區面積僅有700多平方公里,2010年已達近1400平方公 里,10年間翻了一番。
隨著城市數量增加、范圍擴大,“熱島效應”也在不斷加劇,城市遭受突發強暴雨襲擊的頻次顯著增多。加之城市地面硬化及不透水面積逐漸增大,城區雨水匯集速度加快,地面下滲能力大幅減弱,河道縮窄行洪斷面減小,城市排水系統壓力明顯加大。
由于長期投入不足,歷史欠賬較多,城市排水管網的建設明顯滯后城市化進程。據《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統計,目前用于市政基礎設施的財政性資金僅有4%投 入到排水系統維護;養護維修資金90%依靠地方財政投入,難以按標準進行定期養護維護。來自國家防總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省會以上城市的排水標準一般只有
一年一遇到兩年一遇,其它城市的排水標準更低。
在北京,記者調查發現,雖然近幾年北京排水管網的建設力度位居全國前列,成績顯著,但與城市高速發展的現實相比仍有差距。北京市水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 至2010年底,北京共有雨水管道3709公里,合流管道1984公里。“十一五”時期,新建雨水管線達1426公里,新建雨水泵站10座,更新改造雨水 泵站16座。“北京排水系統標準一般地區采用1年一遇,重要地區采用3年一遇,基本都是按國家規定標準的低限來建設的。”王毅說。
對于北京城市排水系統的現狀,北京市水務局排水管理處處長田有俐也坦陳,排水管道和泵站有待進一步改造和完善。田有俐說,北京中心城邊緣地區,以及新城部
分地區由于分散建設且未按規劃統一實施,造成排水系統不完善。部分雨水管道及泵站設計標準偏低,造成雨水排除不暢。
“不少城市‘重地表、輕地下’的做法,折射出城市管理者急功近利的發展理念和政績觀”,楊保軍說,由于一些地方衡量城市發展、考核干部的標桿更多的是經濟 增速,似乎只有高樓林立、街道寬闊、廣場氣派、商業繁榮才是政績,所以當面對花費多,卻看不見、用得少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統時,真正下力氣做的便少之又少。
城市下水道是城市地下的“生命線”,不僅關系城市的排水效率,更影響著廣大百姓的生活。面對城市內澇頻繁發生的現實,我們絕不應“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而應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切實抓好排水系統這種看不見的工程,這才是城市管理者最大的政績。
既要排水,更要蓄水
盡快形成蓄排結合的城市內澇防治體系
田有俐認為,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提高排水設施的設計標準已是必然趨勢。
“從近幾年北京積水情況來看,主要環路的低洼區段、特別是立交橋下是易產生積水的地區,因此有必要提高這些交通干道和區域的排水標準。”她建議,在現階段 城市雨水管道系統規劃設計時,應合理確定設計標準,不同地區應根據實際需要采用不同標準,對于重要地區和重要設施,經論證后,可在規范規定范圍內選用高
限。
在標準的提高上,發達國家強調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先地下、后地上,為我們提供了借鑒。始建于19世紀中期的巴黎下水道,中間是寬約3米的排水道,兩旁是寬約1米的供檢修人員通行的便道。目前總長達2300多公里,規模遠超巴黎地鐵,至今每年都有十多萬人來參觀學習。
據了解,北京等大城市在強化排水能力方面已經有了具體設想。北京提出,“十二五”期間要基本建成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統,基本建成與城鎮發展相適應的雨水控制與利用系統,中心城建成區雨水干管覆蓋率達到100%,新城建成區達到90%以上。
然而,是否只要花巨資完善排水管網,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呢?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水利部防洪抗旱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程曉陶認為,如果在城市系統規劃上缺乏整體考慮,單純依靠排水管道排澇,并不能根治城市水患。
“城市治水理念必須要有大的調整”,程曉陶表示,眼下當務之急是明確職責、整合力量、認清城市水患的風險分布特性與演變趨向,在提高排澇標準的同時,要考慮如何恢復與增強必要的雨洪調蓄與滲透功能,盡快形成蓄排結合的防治體系。
據了解,二戰后,日本在快速城市化的浪潮中,也有過“先地上,后地下”的經歷,直到進入20世紀70年代后,才逐步推進城市綜合治水對策。最早也是在修堤
筑壩提高防洪標準的基礎上加大排水系統的建設力度,但卻發現,在地面已經城市化的情況下,不僅地下排水系統改造的代價倍增,而且隨著堤防不斷向上游延伸,
洪水會更快、更集中地危害到下游城市化區域。因此,日本及時改變了治水理念——不再堅持雨水越快排入河道越好,而是千方百計采取洪水分滯、雨水蓄留、雨水 滲透等措施,減輕防汛壓力,提高城市雨洪資源化利用的程度,取得了很好的治澇效果。
程曉陶建議,在今后的城市規劃中應盡量把停車場、公園等公共綠地設計得比其他區域凹一些,在地面鋪設中盡量使用透水材料,同時在立交橋周邊修建大型儲水設備,以便把暴雨蓄積起來,減輕城市排水管網壓力,將內澇威脅變成資源優勢。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100多年后的今天,重溫雨果的這句名言,仍然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在破解城市內澇頑疾的道路上,或許我們最缺的不是資金和技術,而是那顆為城市繁榮、民眾福祉深謀遠慮的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