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大都市“千奇百怪”的排水系統
時間:2011-07-14 09:39:38
來源:解放日報
倫敦下水道系統有著150多歲的高齡。 1856年,英國的設計師開始研究設計倫敦的地下水道系統,1859年正式動工,1865年完工,實際長度達到2000公里。 150多年前,就是這條下水道從根本上解決了霍亂的水源污染問題。
下水道將污水與地下水完全隔開,倫敦的地下空間幾乎被“挖空”。為了解決坍塌等后顧之憂,工程部門還特地研制、使用了新型高強度水泥,制造了3.8億塊混凝土磚,并構成了如今倫敦堅固的下水道。
巴黎“下水道博物館”
年均10余萬人參觀
作為近代下水道的雛形,巴黎的下水道稱得上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下水道,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供參觀的地下排水系統。據統計,現在每年就有10多萬人來此參觀學習。
下水道博物館位于塞納河阿爾瑪橋畔,一個不起眼的售票亭就是入口,買上一張票,從狹窄的旋梯進入到地下深處,你就可以一探巴黎的“五臟六腑”。沒有污水橫流的垃圾和臭氣熏天的腐爛物體,水道縱橫交錯、密如蛛網,四壁也相當整潔、干凈。
不少游客都將巴黎的下水道系統比作“地下的金字塔”。甚至有說法稱,巴黎的下水道還可與巴黎街道相媲美。另外,隨著都市人口的增長,巴黎還增建了4條排水渠,對雨水和廢水進行處理。處理過的水,一部分流至郊外或者塞納河,另一部分則可通過非飲用水管道進行循環使用。
羅馬“元老級”下水道
目前仍在“服役”
說到城市排水的文明史,古羅馬自然是“元老級”。有資料顯示,早在公元前6世紀左右,伊達拉里亞人就開始使用巖石所砌的渠道系統,將暴雨造成的洪流從羅馬城排出。渠道系統中最大的一條截面有“3.3×4”米,是從古羅馬城廣場通往臺伯河。
值得一提的是,這條有著2500歲“高齡”的水道仍在使用中。
鹿特丹“水廣場”
在最低洼地上興建
眾所周知,荷蘭的鹿特丹市由于地勢低、洼地多,經常面臨著海水倒灌、排澇難的威脅和壓力。為了解決這一難題,鹿特丹在市區最低的洼地上,興建了一座 “水廣場”,即防澇及雨水利用系統。
“水廣場”由形狀、大小各不相同的水池組成,各水池有渠相連。平時,這里是市民、游客的娛樂休閑場所,而當暴雨來臨之際,這里就轉身成為了實用的防澇系統。“水廣場”的水池還是一個巨大的可循環網絡。當水量大的時候,大水池中的水就會流到溝渠里,而當水量變小時,溝渠里的水又回流到大水池里。值得一提的是,“水廣場”內儲存的水還能凈化成為淡水,解決城市水資源緊張的問題。
漢堡“洼地滲渠”
是新型雨水處理系統
德國漢堡市的地下蓄水庫遠近聞名。不僅能調節洪水水量、減小洪峰過境時的壓力、保證排水通暢,還能對雨水進行合理的利用。
資料顯示,德國推廣的是一種名為“洼地滲渠”的新型雨水處理系統。整套系統包括各種根據地勢安裝的洼地、滲渠設施、帶有孔洞的排水管道等。通過雨水在低洼草地中的短期儲存和在滲渠中的長期儲存,讓盡可能多的雨水滲至地下。這樣一來,不僅能減少城市的內澇情況,還能及時補充地下水,防止地面沉降。對城市水文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