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mas Hart:
今天我是以一個智能城市專家的身份來參加這次會議的。從我的專業出發,我想說,不管你是來自地方政府還是國家級政府,都要謹記:無論什么樣的地區層級,都能把居民的生活環境變得更加智能化。智慧城市這個新鮮詞匯之所以流行,就在于它能解決新型城鎮化中所有大家剛剛提到的問題,并為人們帶來更多的社會福利和更好的生活狀態。
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都需要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的居民到底想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環境里?從不同的層面而言,這個概念理解起來是不一樣的。例如在歐洲,由于其城市化發展迅速,城市人口眾多,因此所遇到的問題和出現的狀況與中國目前的情況有所不同。在過去這些年里,由于城市化的發展,歐洲城市人口增加了35%,且各方面城市化資源也以更大百分數的比例在不斷增長,其面臨的問題不在于從鄉村遷徙到城市的居民們想要的是什么,而在于他們可以在城市化發展中為自己、為整個城市化、為社會創造什么。在這一過程中,政府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需要把社會服務與公共服務的職能變得更加全面、更加具體化,讓人們能夠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都享受到方便的生活與服務,例如就醫、教育甚至娛樂等等。
作為決策者,作為城市化工作者,對于上述的發展,可以從兩個層面進行思考。第一,滿足人們的需求,從城市中心不斷向郊區輻射,一點點擴大公眾服務范圍。政府可以通過高科技或電子政府辦公的方式,幫助市民過上更好的生活;同時,通過建設學校、幼兒園、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讓人們享受公共服務。如果決策者不采取從市中心向外圍輻射的發展方式,也可以把市中心變得更加吸引人,讓居民更愿意到市中心來,就如同剛剛在里昂的例子中所講到的內容一樣。此外,以我的祖國——德國為例,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市民不必去市中心享受高科技資源,在宜居的鄉村環境同樣可以享受WIFI,通過高科技去遠程遙控或遠程工作,這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這就是我所提到的智能城市。
智能城市建設需要政府給予大力支持,例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高科技發展,這樣,從市中心到郊區,人們都能享受到便捷的資源。而要想做到這一點,政府絕不能單槍匹馬,首先要了解居民到底想要在一個什么樣的環境下生存。其次,要與所有的利益相關者、產業,甚至城市周邊的其他臨近地區政府合作,使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竭盡全力創造這樣的生活環境。
(完整案例詳細內容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