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去西湖邊‘看海’”、“到武大操場游泳”、“到成都也能看海”等字眼,成為網民調侃的灰色幽默。
城市“逢雨必澇”的背后,雖是極端天氣作祟,但更多的是與城市開發建設中的防汛排澇跟不上以及盲目擴張不無關系。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換句話說,城市的地下世界是城市文明的另一面。我們以北京6·23暴雨為例,來剖析“逢雨必澇”這一循環往復的怪圈。
6月23日下午4時30分左右,北京突降暴雨,截至當晚7時,個別地區最大降水量達182毫米。
暴雨中的北京再次登上了眾多境外媒體的重要位置。BBC、《華爾街日報》等多家媒體均推出“水漫京城”的圖集;路透社推出題為“大水將北京變為池沼”的報道;德國新聞電視臺更是使用了“大水吞噬北京”的標題。
令人們苦不堪言的暴雨之夜過后,這座城市的排水系統成為眾矢之的。
北京市排水系統設計的是1到3年一遇,這個標準解釋起來就是能夠適應每小時36到45毫米的降雨。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市政所原主任工程師段昌和指出,北京市東、西護城河、天安門廣場、奧林匹克中心的排水系統標準為10年一遇,前三門大街等區域為5年一遇,城市主干路、環路、高速路等標準為3年一遇。
可是,當遇到6月23日那場“百年一遇的暴雨”時,這樣的排水標準無力承受了。“百年一遇的管道估計得建一個房子那么寬,馬路下面也裝不下。”段昌和比喻道。
這樣的反思并非第一次發生。2004年7月10日,一場降水量約為40毫米的暴雨襲擊了北京。當時的一篇新聞報道描寫道:“雨水灌進了地鐵站,阻塞了地下通道,淹掉了地下商場……十多座立交橋下的積水超過兩米,小汽車被沒頂、公共汽車一半泡在水里、交警在齊腰深的水里指揮交通。那場景,讓人覺得恍然進入了科幻片中的世界末日。”
但在時任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副秘書長金磊看來,那場大雨后,“全世界都看了北京的笑話”。
北京市水務局的工作人員指出,現在中心城區的排水管網最早還有明代留下來的“老古董”,老舊的管網“只能是打補丁,發現一處補一處”。畢竟,北京已經沒有修建巴黎地下運河般宏大地下排水系統的機會了。
在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俞孔堅看來,“不能怪地下管網不夠粗,多粗的管網都無法消化這種暴雨。”將“城市洪水”歸咎于排水管網,這說明城市的規劃者們“抓錯了問題的關鍵”。
他在自家的陽臺上,用鋰板和鋼板搭建了一個儲水箱。6月23日,這個儲水箱為家里儲到了一個星期的澆花用水。“從屋頂、陽臺開始,每一滴水都應該就地留下來,而不是被白白地浪費掉。”
在世界范圍內,儲存雨水絕對不是一個小課題。美國紐約市的排水標準基本維持在5年一遇的規模,但這個城市動用了市民的力量參與排澇,今年4月,紐約市環保局向布魯克林區、皇后區等地的市民,免費發放了1000多個居民家用的雨水收集儲存罐。它不僅可以減少雨水進入下水道,還可以成為居民澆花的利用水源。
暴雨當晚,中國水利水電科學院研究院防洪減災研究所副所長向立云也被堵在了毫無盡頭的車隊長龍中。他知道,并非只有北京在面對“城市洪水”的難題。今年夏季,暴雨襲擊武漢,江城變為一片汪洋。廣州連日暴雨,水漫街頭。
“中國的很多城市都在面對這個問題,”向立云說,“排水能力可以提高,但經濟成本并不合算。相反,如果能在開發建設過程中就有蓄洪的意識,城市暴雨后的問題更容易被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