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興一病例確診前4次核酸檢測陰性,第5次送檢后確診,她是如何被感染的?為何要反復進行核酸檢測?答案終于揭曉。
近日在北京地壇醫院的病房中記者見到患者劉阿姨(化名),她回憶了自己“中招”的原因:“6月3日,我和老伴兒一同去新發地市場買豆腐”。
6月14日劉阿姨的老伴兒確診,而劉阿姨作為密切接觸者,在16日也開始出現發熱癥狀,并且肺部有毛玻璃樣陰影。
隨后劉阿姨持續發熱,確診的老伴都已經退燒了,但她自己的體溫還一個勁往上漲,吃了藥還是漲到了38度多。然而,劉阿姨核酸檢測結果卻是陰性,用她自己的話說,“就那個東西都插到我嗓子眼里去了都查不出來”。
但作為高度疑似病例,此后的八天時間里,劉阿姨先后進行了4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6月23日劉阿姨被轉入北京地壇醫院,該院醫生表示在接收時,就將劉阿姨鎖定為確診病例進行了重點檢測。最終第5次核酸檢測呈陽性,6月24日確診。
劉阿姨的經歷并非孤例,6月16日,浙江溫嶺的一起病例與劉阿姨極其相似,該病例是北京新發地返鄉的經營人員,前4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經第5次檢測,結果為痰標本陽性才得以確診。
此前,鐘南山院士團隊發布的新冠病毒論文中也提到:他們研究了1099 例確診患者,發現僅 43.1% 病人早期出現發熱,部分患者早期影像學也無異常,個別確診病例潛伏期超過三周等。
專家特別提醒:新冠病毒感染有極強的潛伏性,必須及時妥善采取管控措施才能有效避免病毒傳播。
但這是否意味著普通市民也要進行多次核酸檢測呢?北京市海淀區疾控中心主管醫師郭黎認為:如果確定自己沒有接觸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也不是密切接觸者的密接同時不屬于應檢盡檢的幾類人群又沒有出現發燒、咳嗽等相關的呼吸道癥狀,就沒必要反反復復進行核酸檢測。
希望大家不要過度恐慌正確看待新冠疫情,做好防護,積極應對,我們一定會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