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疾控中心:有研究顯示其傳播效率約相當于確診病例的1/3
4月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醫療國際合作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
近期,無癥狀感染者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當前學界對無癥狀感染者傳播力的問題說法不一,甚至有媒體報道說,無癥狀感染者可能會造成中國疫情的新一輪大爆發。有記者提問,該如何看待無癥狀感染者傳播力的問題,這對未來疫情防控有何影響?
對此,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回應表示,無癥狀感染者是通過核酸檢測陽性但沒有任何臨床癥狀的感染者。
“那么他有沒有傳染性?傳染性有多大?對疫情擴散究竟起了什么樣的作用?”吳尊友表示,前兩天中華流行病學雜志的預印版有一篇文章,這個研究是由寧波疾控中心開展的,該中心對確診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和無癥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進行觀察,看看這兩組人當中的發病情況。
吳尊友認為,這個研究有兩個重要的公共衛生意義上的提示。第一,上述研究發現,平均每個確診病人能夠傳播將近3個病人,平均每個無癥狀感染者能夠傳播不到1個病人。也就是說,無癥狀感染者的傳播效率約相當于確診病例的1/3,這是從個體水平來看。
第二,從群體水平來看,由無癥狀感染者傳播的病例占總發病人數的構成比只有4.4%,不到5%,也就是說,從群體水平來看,無癥狀感染者對疫情的擴散貢獻相對是比較小的。
吳尊友表示,還有其他省份也做了一些調查,在南方某省開展的一個規模更大的研究顯示,1500多名無癥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有7人發病,但進一步調查分析,發現這7個人不僅與無癥狀感染者接觸了,同時還和確診病人接觸了。
“也就是說,不能認定它是無癥狀感染者造成的。這種共同暴露的情況,如果調查不仔細,有可能擴大對無癥狀感染者傳播能力的判斷。對于無癥狀感染者的傳染期、傳播能力、傳播貢獻,我們現在掌握的數據還非常有限,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和觀察,以便對這樣的現象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他說。
無癥狀感染者是怎么產生的?吳尊友強調,所有的無癥狀感染者一定是與確診病人有過接觸史的,或者他去過正在發生疫情的流行區,對于已經發生過流行但確診病例已清零兩周以上的地區,不會無緣無故突然出現無癥狀感染者。
“我們現在的措施,應該說能夠及時發現,及時控制無癥狀感染者,由無癥狀感染者造成流行的可能性很小,不會造成社會層面的擴散。”吳尊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