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2020年新年的第二天,全域有機農業協作組2020年新年茶話會中國農業大學舉行,大家圍繞“全域有機農業協作組的昨天、今天與明天”這一主題進行交流探討。城市化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城鄉融合智慧化工作指導小組組長、中國生態農業科技創新戰略聯盟書記劉首文不無感慨地說:“有機農業星星之火已經起來了,燎原之勢馬上就會來。”
回顧過去的2019年,劉首文在導航里做了記錄,他跑了7萬八千公里,365天平均每天跑了二百多公里。他發現搞有機農業的越來越多,方方面面的人都在參與,包括政府都在關注。他說:“有機農業實際上就是追求生命本身,追求科學是一個求真的過程,現在有些觀點把科學和有機隔離,有機不能人為地割裂。如果綜合成本比較起來,包括健康環境等,并不比化學農業差。如何認識有機農業,很重要。要消費者去認可,生產者是愿意干的。作為產業鏈來說,利潤集中到中間環節太多。”他直言搞有機農業切忌貪大求全求快,未來要能做出全域有機功能食品,即針對不同人群,將功能性差異化做出來。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新農村文化建設管理委員會曹山明副會長指出,有機農業發展在現代農業中有重要作用,但現在的有機農業仍然為碎片化概念,與真正的有機農業有一定的區別。他希望有機農業像傳統農業一樣在農村和社會中生生不息。
中國文化信息協會大健康工作委員會主任董杰說,以健康為主題的委員會,圍繞身體健康、如何養身,進行農田體驗,踐行農耕文化,他的愿望是循環農業。
全國城鄉融合智慧化工作指導小組副組長、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胡躍高指出,農業安全問題可以一分為五。分別為:食品安全問題,糧食安全問題,鄉村社會安全問題,生態環境安全問題,國際農業安全問題。有機農業能一箭五雕。面向生態文明時代的鄉村板塊建設有兩個本質特征:第一、有機的本質是指萬事萬物均有聯系。生態文明時代的有機化建設是第一本質特征;第二、村莊是鄉村板塊結構的基本功能單位,村莊的本質就是聯合。因此,合作社是生態文明時代建設的第二本質特征。以有機化為根本內容,以合作社為基本形式是生態文明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的兩大本質規定。將有機農業與合作社組合而成為有機合作社,高度蘊含了21世紀生態文明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社會經濟建設內容、目標、方向與方式。數以萬、十萬、百萬計的有機合作社群是全域有機農業建設的先鋒隊。
協作組秘書長薄海則表示農業能夠讓人很踏實,希望能夠運用自己的社會資源,去吸納更多的力量特別經營性人才進入有機農業領域。“我們現在的有機生產技術能夠大大降低生產成本,要通過系統性方案,將消費者與生產者連接起來,既能保護農戶的利益,又能讓消費者消費得起。”
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副教授王小芬、世和生態產業聯盟財務負責人王偉平、北京平人生態農場負責人夏嘯進、張家口野菜夫人生態農場負責人李鵬飛、心盟公益&回龍觀·素市集負責人魏威和王靚渝、北京良之悅品生態農場負責人肖健、天津恒嘉利商貿有限公司(田脊梁)負責人段衛國、北京石磨豆腐坊石磨博士、內蒙古格林農業韓亞潓等分別講述了研究和實踐有機農業的體悟。大家共同總結過去,暢想未來,碰撞合作共贏的火花,向著高質量發展的道路攜手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