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日本核泄漏事故已經趨于平靜。然而,在此次事故中所暴露出來的中日兩國民眾對核泄漏事故的態度,卻明顯反映出兩國公眾在科學素養上的明顯差距。
公眾科學素養這一概念是1979年,時任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公眾輿論研究所所長J.米勒提出的。我國從1992年開始引進和開啟公眾科學素養調查,至今為止已經進行8次。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公眾中具有科學素養人口的比例,近20年來在穩步上升,但比較緩慢,僅相當于發達國家上世紀80年代水平,大致有25~30年的差距。
公眾的科學素養是評價一個國家國民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由于科學是人類文化中最精彩的一部分,無論你屬于哪個種族、哪個民族,也無論你信仰哪個宗教,只有科學才是唯一的全球性文化。因為分子、原子、蛋白質、基因、計算機和大陸漂移學說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
那么,如何提升我國公眾的科學素養?筆者認為須從以下3個方面加強工作。
第一,受高等教育的人數要增加。
科學知識調查的指標內容基本屬于正規教育的范圍,主要是高等教育。進一步擴大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是今后仍舊要做的工作。據報道,2011年我國在校大學生已達2979萬,毛入學率接近25%,和發達國家相近。中國大學生的數量是上去了,但是質量未必高。過分強調書本知識,而不重視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中國教育的一大特色。
第二,要大力發展我國的科普事業。
科普工作是普及科學知識、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關鍵性措施,是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青少年學生熱愛科學和追求科學的必要措施。
一個民族的整體科學素養要提高,必須從青少年抓起,而要把青少年吸引到科學殿堂之中,就需要有大量既嚴肅又生動有趣的科普作品。有不少大科學家,就是由于青少年時讀了一本優秀的科普作品,從而走上了從事科研的道路,并取得了重大成績。這樣的例子不少,中外都有。
從本世紀初開始,我國對科普工作日益重視,但由于科普事業是公益事業,在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的情況下,各地的科普事業還是存在明顯差異。
主要問題有:科普意識有待提高;在我國的科普活動中,國家資金支持多,社會資金參與少;科普門檻高了一些,體現在博物館、科技館和青少年活動場所的門票,相對于我國人民的收入高,不利于更多人參與;未形成完備的全國綜合科普體系,應做到優秀資源共享,特別是重點實驗室的多方參與。
第三,要充分發揮大眾傳媒的作用。
大眾傳媒參與科技傳播是一種國際大趨勢。在美國的電視節目中,科技類節目時間已經超過20%。我國近年來,電視中的科技節目播出時間也呈上升趨勢,大眾傳媒進一步參與科普活動還有很大空間。
今年以來,中央電視臺的新聞頻道和北京電視臺的新聞頻道,均在收視率較高時段推出了生活科學常識介紹欄目和養生堂講座,這些均是有益的嘗試,內容可以擴大,科普內容應該增多。
胡錦濤同志在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的慶祝大會上說:“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礎。”在落實和實施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在建立和諧社會的實踐中,均需要有高科學素養的公民;而在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更需要有高科學素養的中國公民,公眾科學素養的提高已成真正的國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