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目前,我省已形成成都平原、川南、攀西和川東北四大城鎮群雛形,初步確立了以成都特大城市為核心的省域城鎮體系。
◎過去五年,我省城鎮化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到2010年底,全省城鎮化率達到40.3%,與全國城鎮化平均水平差距縮小了2.8個百分點。
目前,我省已形成成都平原、川南、攀西和川東北四大城鎮群雛形,初步確立了以成都特大城市為核心,8個大城市與16個中等城市為骨干,28個小城市與1793個小城鎮為基礎的省域城鎮體系。
展望“十二五”,我省將加強“一極一軸一區塊”建設,做大成都這個核心增長極,培育一批百萬人口大城市,并推動一批中小城市發展成為50萬人口的城市,構建金字塔狀的城鎮體系。
四川,正繪就一幅城市高速發展的藍圖。
速度之變
城鎮化率十年上升13.49%
2011年初,內江。安岳縣農民工劉曉明搬進了新購買的房子,他的身份也從農民變成了市民。
過去五年,我省城鎮化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到2010年底,全省城鎮化率達到40.3%,與全國城鎮化平均水平差距縮小了2.8個百分點。
而省統計局今年5月公布的數據顯示,我省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為32312033人,占40.18%,鄉村人口為48106167人,占59.82%。同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增加1081682人,鄉村人口減少12954417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3.49個百分點。
“這表明四川統籌城鄉發展取得很大成就,城鎮人口迅速增加,城鎮化率不斷提升。”有關人士這樣解讀。2000年普查時,四川的城鎮化率只有26.69%,十年后上升到40.18%,提高了13.49個百分點,平均每年增長1.35個百分點。而1990年到2000年,四川的城鎮化率從21.29%,提高到26.69%,十年僅上升了5.4個百分點。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城鎮化發展的客觀規律表明,當城鎮化水平達到30%、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時,區域將進入城鎮化加速發展時期。“十一五”期間,我省已進入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
目前,通過科學實施城鎮體系規劃,我省建立起了以成都這個特大城市為核心、8個大城市與16個中等城市為骨干,28個小城市與1793個小城鎮為基礎的省域城鎮體系,初步形成了成都平原、川南、攀西和川東北四大城鎮群的雛形。
理念之變
從傳統城鎮化邁向新型城鎮化
2010年11月6日,在峨眉山市舉行的四川市長論壇上,來自全省30多個城市的市(州)長一致同意發表《樂山宣言》。連續舉辦了6屆的四川市長論壇,首次向會員城市發出“建設生態城市”的倡議。
這被業內人士解讀為:城鎮化從過去的傳統式發展向新型城鎮化轉變。
事實上,省內各大城市的發展建設理念早已悄然改變。“很多城市不再簡單地計算城鎮人口增加、城區面積增大這些數字的變化,而更在乎質的飛躍。”四川大學建筑與環境學院博士生導師周波說。
2009年底,成都提出建設現代田園城市,打造宜居成都,并從去年開始進行綠道建設。今年,成都計劃建800公里健康綠道,構建區域、城市、社區無縫銜接的三級城市綠道體系網絡,使成都綠道初具規模。昔日的“百里鋼城”攀枝花,而今有了另一張響亮的名片“陽光花城”。2005年至今,攀枝花對500多個項目進行整治。“十一五”期間,攀枝花單位GDP綜合能耗下降22%,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也從2005年的53%提高到2010年的89%。此外,該市還大力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十一五”期間,攀枝花市竣工住房面積625萬平方米,其中保障性住房高達275萬平方米。到2010年底,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由6年前的6萬多戶減少到17000余戶。
而鹽都自貢則摸索出一條“依靠科技創新,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延長產業鏈條,提高加工深度”的內涵式發展的路徑,實現老工業城市的艱難轉型。
對成都三圈層的新津縣而言,發展觀也從過去的“撿到籃子都是菜”變成“招商選資”,對不環保的項目說“不”。新津縣拒絕的,甚至有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大項目。
規劃之變
構建金字塔狀的城鎮體系
“四川城鎮群初步形成,但目前只有成都一個大城市,二級城市的功能還不夠完善。”周波說。
且看一個事實——成都的城區人口570萬人,占全省城鎮人口的18%,而自貢、綿陽、攀枝花、南充、達州、瀘州、樂山、宜賓等8個次區域中心城市,城區人口大多在100萬以內,平均規模只有66.6萬人。
記者日前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了解到,我省正在起草關于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意見,或將于近期出臺。四川新一輪的城市發展潮,即將來臨。
早在去年底出臺的《四川省十二五規劃發展建議》就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新型城鎮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同時對優化主體功能布局、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體系、加快區域中心城市發展、加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建設等提出了要求。
“十二五”期間,我省將加強“一極一軸一區塊”建設,做大成都這個核心增長極,使之成為中西部地區最具競爭力的特大中心城市之一。如何做大?答案是:再造一個“產業成都”,建設“天府新區”。
建議提出,培育一批100萬人口的區域中心城市,彌補我省城鎮體系中100萬人口大城市缺失的空檔;推動一批中小城市發展成50萬人口以上規模的大城市。在目前全省1800多個縣城和小城鎮中間,培育出數百個中小城市,再加上重點鄉鎮,形成一個金字塔狀、結構合理的城鎮體系。
“十二五”城鎮化水平瞄準48%
《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15年,全省城鎮化水平要力爭達到48%以上。據此測算,全省城鎮化率年均需提高1.5個百分點以上,五年將增加600多萬城鎮人口,全省城鎮人口將達到4000萬人左右。
“十一五”期間,全省城鎮基礎建設投資力度加大,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較為明顯的進展。出現了城鎮功能和人居環境不斷改善、居民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高的良好發展態勢。
縱向上,我省在“十一五”期間取得了城鎮化發展的顯著成效,城鎮化水平穩步提高,相關工作取得了明顯突破,但在橫向上,我省的城鎮化仍然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目前,我省平均256萬人擁有一個城市,遠低于全國平均205萬人擁有一個城市的水平;全省具有規模集聚效益的大中城市數量偏少,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目前尚不明顯。
“十二五”期間,我省將按照推進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思路,結合全省產業結構調整和區域基礎設施的配套完善,進一步優化省域城鎮的空間發展格局,大力發展區域中心城市,促進大中小城鎮協調發展,從整體上增強全省城鎮在集聚產業、承載人口和帶動區域發展等方面的能力進一步建設宜居城市。記者陳飛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