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所往地里送農家肥。 |
眼下誰在種地
老年人和小孩成為農村留守人口的主體,老年人特別是老年婦女,成為種地主力軍
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采訪過程中,記者注意到,目前在田里耕作的大多是老年人。
村里,新蓋的瓦房不少,但除了能看到一些小孩以外,就是老年人帶著狗在屋檐下看門。在一個村里終于看到一位青年女子,一問還是在外打工回來生孩子的。這里的人們戲稱,留在村莊的都是386199部隊(“38”指婦女、“61”指兒童、“99”指老人)。
城留村村長王金良告訴記者,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愿意種地,村里但凡年輕一點的、有點本事的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一些老人。
“現在種地就靠老的,年輕的肯定不會種!他們一直在外面打工,根本就沒有接觸過種地。”今年60歲的王同所說。
“你們還能種多久?”
“再過5年,我也不種了,種不動了。”王同所說。
今年71歲的云錦銳更為“樂觀”,他笑著說,“我還能種10年!”然而,再爽朗的笑聲也掩飾不住“老齡農業”的隱憂。
在安徽省鳳臺縣李沖回族鄉魏郢村田頭,65歲的楊四田指著自家種田的家伙什兒,笑著說:“我們家兩個孩子全部出去打工,家里我和老伴是主要勞動力,將來只要我們干得動,就得一直扛著這把鋤頭。不知道我們走了之后,這活兒還有誰來干?”在整個鳳臺縣,老年人和小孩占到了留守總人口的80%。老年人特別是老年婦女,成為種地主力軍。
專家提出,“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黃金機遇期。國際經驗表明,農業現代化程度越高,對農業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越高。因此,現代農業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從業人員素養的現代化,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迫切需要一批高學歷、高素質的現代農業帶頭人和有知識、懂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然而,根據第二次農業普查結果,以浙江省為例,該省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中,50歲以上的占到53%,30歲以下的僅有6%;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71%,大專以上的僅有1100人,占0.1%。
如今堅守在春耕一線的,尚有這些文化不高、年齡偏大的中老年農民,一旦現在這批農民不再種地,那么在將來的春耕時節,誰來種地、誰會種地?
為何留不住年輕人
一方面是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趨勢特征,一方面是種糧比較效益下降,影響種糧農民收入增加
近年來,為了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免除農業稅,發放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等,有力促進了糧食生產,到2010年我國糧食總產量實現了來之不易的“七連增”,并連續4年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具體到每一個農戶,其家庭經營純收入增速也大幅提高。2010年,農村居民家庭經營純收入2833元,對農村居民全年增收的貢獻率達40%,比上年提高16.8個百分點。其中,受益糧食、蔬菜、棉花等主要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農村居民農業純收入大幅增長。
然而,這一切并未能從根本上留住年輕農民外出的腳步,無法讓他們種糧的心“踏實”下來。究其根本,種糧比較效益偏低依然是癥結所在。專家提出,為什么一些地方會出現農業兼業化、農村空心化、農村勞動力老齡化的問題?一方面是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趨勢特征,一方面是種糧比較效益下降,影響種糧農民收入增加。與種糧收益低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務工收入已成為當前農民的主要現金來源。據悉,2010年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人均2431元,工資性收入對農村居民全年增收的貢獻率達48.3%。
外面世界的精彩、收入的增加等原因,帶來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規模持續擴大。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9年,全國農民工總量為2.3億人,外出農民工數量為1.5億人,其中16歲—30歲的占61.6%。
精壯勞動力大量轉移,田里由中老年農民當家,對種植業產生了明顯影響:“省事田”、“懶人田”隨處可見。過去種田是綠肥鋪底,農家肥當家,如今綠肥不見,化肥當家,田地越來越瘦。
土左旗農業局農業股股長樊臻說:“中老年人接受新事物能力弱,對播種機、收割機等農業機械不熟悉,遠沒有年輕人上手那么快,機械化播種、收獲推進難度大。”
記者了解到,現在當地種田的農民80%的年齡在50—70歲之間,這些農民文化水平低,缺乏科學的種田技術,種田還靠以前的老經驗,一旦遇到技術性問題就難以應對,于是便出現了用錯種子和農藥的情況,尤其是遇到自然災害時,更是束手無策。
其實60歲左右的年紀,在城里已經可以退休回家安享生活,但是在農村,一方面由于無人接手農活,一方面由于相應的社會保障尚不健全,老年農民仍然充當了種田的主力。
鳳臺縣桂集鎮農技推廣服務中心農技員楊秀林在閑聊中,向記者說出心里一直糾結的一件事情,兒子考大學的時候,他鼓勵兒子報考農業大學,以后上陣父子兵,可以一起研究農業技術。可是兒子說,搞農業太累,農技人員待遇太低,放棄農業選擇了電氣自動化。老楊說,桂集鎮48436畝土地,現在農技員就3個人,而且都是40多歲了,以后如果沒有學農的大學生來接替,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將面臨斷檔。“未來,我們這些農技人員的工作誰來干?”
務農怎樣成為一種職業
發展農村職業教育,拓展農村人才成長渠道,健全社會化服務
談及將來的農業發展趨勢,土左旗農牧業局黨委書記李寶志認為,“雖然目前種糧的效益比前幾年大有提高,但在目前的條件下進一步增收的空間仍然不大。外出務工人員不斷增加,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流失加劇的趨勢短時間內很難逆轉。農業的出路恐怕還是要靠適度推行農村土地流轉,發展規模經營來實現。”鳳臺縣農委主任朱玉峰則認為:將來的農業,必定是向著產業化、專業化、企業化和科技化方向轉變。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涉及很多方面,其中重要一項就是促進農業勞動者從傳統農民向現代農民轉變,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撐。專家提出,應順應目前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趨勢,研究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新方式,要讓人才和勞動力在城市和鄉村之間實現雙向流動,這樣才會使農村充滿活力。研究建立一種機制,真正使務農成為一種職業而不是身份,拓展農村人才成長渠道,使各方人才無憂無慮地流向農村、留在農村。
日前,浙江省出臺《關于鼓勵和支持大學畢業生從事現代農業的若干意見》,希望通過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快培育現代農民的步伐。到2015年,全省從事種植業、養殖業的大學畢業生達到5000人。吸引大學生到農村就業創業,無疑為現代農業發展帶來新的希望。
鑒于目前一些地區農業生產由中老年農民“當家”的現實,專家提出要適應農村勞動力結構的新變化,一方面,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加快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通過政策引導促進土地流轉,使土地向種田能手集中,通過適度規模經營,穩住一部分有素質有能力的青年。另一方面,研究科技支撐和推廣轉化的新方式。把先進的技術成果及時轉化為簡單易學的適用技術,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農技、農機等社會化服務,提升農民種糧的科技水平,降低他們的勞動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