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風雨中飄搖的“小百合”
據統計,80%以上的留守兒童是由年事已高、文化素質較低的祖輩或其他親友監護。西部某縣的調查顯示:留守兒童中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幾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兒童與父母通話、通信頻率月均不足1次。
由于父母長期外出,留守兒童普遍出現監護不力、學習輔導不夠、生活照顧不周、親情缺失等問題。由于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遇到心理問題得不到正常疏導,對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造成極為嚴重的負面影響。南方某省一項調查顯示,19.6%的留守兒童覺得自己不如人,11.4% 覺得自己受歧視,9.5%有過被遺棄的感覺。這個偌大的群體,就像在風雨中飄搖的“小百合”。
“留守婦女”:阡陌上唱獨角戲
我不好意思回來了,沒掙到錢,你自己去找個人家吧……不足100個字的這封“休書”中,出現了不少錯字。這是東半縣一個村的婦女的信。她帶著兩個未上學的孩子正在地里栽包谷,上面要驗收農業科技,村里找不到幫手,前后兩老上了年紀,只好一個人又當爹又當媽。 “可我不怪他.......”在她的淚光中,似乎可以看到那個在遠方流浪的漢子在對著她傾訴!……
對于這些農村“留守婦女”,她們身上普遍承受著多重壓力,主要體現為“三重”、“四少”、“五偏”。“三重”即:體力勞動重、撫養任務重、精神負擔重;“四少”是:社會活動少,世面見得少、經濟開銷少、夫妻見面機會少;“五偏”指: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教育子女學習情況偏差、與老人關系偏差、身體及心理狀況偏差。
此外,近年來從媒體的報道中經常會看到,因為夫妻長期分居所導致的婚姻危機越來越多,家庭破裂和治安案件甚至惡性案件也是屢見不鮮,已經不可否認的成了一個社會問題。
“留守老人”:“出門一孤影,進門一盞燈”
目前我國有幾千萬的老年夫婦甚至喪偶獨居的老人固守鄉村。在年老體衰的情況下,他們遇到的問題主要有:一經濟收入不高,生活質量較差。他們不僅要自己承擔維持生計的各類勞作,有的還要替進城的晚輩打理農田,由于雇人來干,成本提高,很多老人農忙時舍不得花錢請人幫忙,自己干起來則非常吃力。其次,生活缺乏照顧,管護孫輩負擔重。子女外出打工后,大部分老人與孫輩組成隔代家庭,老人代為照顧的孫輩一至數個,負擔較重。三是隔代教育問題突出,心理壓力大。四是家庭氛圍缺失,精神生活單調。子女外出后,電話就成為留守老人與子女交流溝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的主要途徑。有些甚至連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沒有,子女們一去多年杳無音訊。留守老人大多過著“出門一孤影,進門一盞燈”的寂寞生活。五是醫療問題突出,健康保障亟待加強。調查發現,農村留守老人常年患病的比例達75%以上,不少人疾病纏身。雖然子女務工帶來家庭收入提高,加之新農合的實施,農村就醫條件有所改善,但總的來說仍處于較低水平,留守老人普遍存在“小病扛,大病拖”的現象。
貴州省劍河縣街上村83歲的潘引娣老人就是一個典型的留守老人。8年前,老人守寡30多年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兒子不幸去世。5年后,兒媳婦外出打工杳無音訊。孫子兩年前初中畢業滿18歲后也外出打工,留下孤苦伶仃的老人苦苦地支撐著自己的風燭殘年。如今老人每月靠村里給她爭取到的低保勉強度日,身后事是她想也不敢想的傷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