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這塊巨大而神奇的黑土地,是中華民族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艱苦努力,我們把黑龍江建成祖國可靠的大糧倉。但同時也付出了沉重代價,由于土地過度墾殖,全省已出現生態弱化趨勢。其根本原因是農業生產方式比較陳舊,糧食產量的增加主要靠外延擴大再生產——即擴大土地耕作面積獲得。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省上下積極探索農業科學發展之路,努力尋求內涵擴大再生產的辦法,力爭用較少的農業資源生產出更多更好的農產品。為促進全省農業生產方式轉變,省農科院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積極借鑒發達國家經驗,運用系統工程的方式和手段,圍繞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兩大基本任務,在全國率先實施農業科技創新工程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工程,以建立農業科技園區為載體,以興辦農業專家大院、培訓農民工程為兩翼,以致富項目為抓手,大力發展工程農業,不僅促進了農業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也為發展現代化大農業找到了一條切實有效的途徑,使農業科技走進千家萬戶,在龍江大地上結出累累碩果。全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由2003年的30%提高到2010年的70%,優良品種覆蓋率由90%提高到98%,農業科技貢獻率從48.5%提高到59.5%,糧食產量由502.5億斤提高到1002.6億斤,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10,商品量占全國糧食商品量的近1/3,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
一、工程化為“三農”插上科技之翼
農業是弱勢產業,始終面臨著自然風險、社會風險和市場風險,要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把它變成強勢產業,就必須大力推進農業的工程化,進而實現農業的工業化和現代化。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農業現代化的過程,就是農村城市化、農民市民化、農業工業化的過程。2003年以來,省農科院以推進農業現代化為使命,以工業化大生產的方式對發展工程農業進行了大膽探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進一步加深了對發展工程農業的認識。
工程農業是一種嶄新的農業生產方式
工程農業就是用工程化的手段和發展工業的方式實行農業的工廠化生產、工程化管理。發達國家在實現城市化、工業化后,以工廠化手段發展工程農業,著力推進農業生產的科技化、標準化和規范化,先后提出了精準農業、數字農業的先進理念。當前,我國農業基礎仍然薄弱,發展方式還很粗放,只有大力推進農業工程化,建立健全與現代城市工業相適應的新型體制和機制,構建起先進合理的農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體系,才能有效轉變傳統的農村經濟發展方式、落后的農業生產方式以及農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加快我國農業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進程。可以說,發展工程農業是我國農村的一場深刻革命。
工程農業是一條有效的農業現代化途徑
中國現代化的重點、難點在農業、農村和農民。推進農業現代化是我國“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我國“三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主要農產品產量已居世界第一。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整體水平還很落后,現代農業尚處于起步階段。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而在推進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只有大力發展工程農業,才能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工程農業是以農業科技園區為基本載體的農業模式
農業科技園區就是農業生產的工廠,其生產方式與工業生產異曲同工,從選種、耕作、培肥、田間管理、收獲到儲藏、加工,都有嚴格的標準要求,且各方面技術成龍配套,如同工廠的流水線,對農業生產流程實行工程化管理。農業科技園區又有別于一般的企業工廠,易于復制和推廣,只要提供一定的條件就能實現整鄉、整縣甚至更大區域的推進。我院在各共建縣建立縣鄉村三級示范園區3913個,縣建科技核心示范區,鄉建科技示范園,村屯建高產攻關示范田,搭建起工程農業的基本載體,成為培養新型農民即農業工人的搖籃,田間地頭成為傳播先進技術和致富信息的課堂。每年到科技園區參觀學習的農民達150多萬人次。大量新型農民的涌現,正是農業工程化的根本希望所在。同時,圍繞工程農業,在每個縣配套建立農業科技專家大院,院縣專家混合編隊,以坐班咨詢和巡回指導相結合的方式直接服務農民;針對各縣主導產業發展問題,實施實用致富項目,做強主導產業,扶持壯大原料基地,推進一鄉一業、一村一品;按季節、生產領域和農民需求進行“農民點菜、專家下廚”式培訓。在全省67個縣(市、區)創立起“四位一體”(農業科技園區、專家大院、科技致富項目、科技培訓)的工程農業模式,被農業部作為十大農技推廣新模式在全國推廣。
發展工程農業實現了農業科技與“三農”的深度融合
通過院縣共建、院鄉共建、院村共建,推進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和專家大院在全省遍地開花,實現了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有效對接、農業科技和農業生產的深度融合,為“三農”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使農業朝著“標準化生產、標準化投入、標準化經營、標準化管理”的目標邁進。2010年,黑龍江省糧食產量突破1000億斤,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