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月8日電 世界500強總部落戶數,北京已超過紐約和倫敦;世界級跨國公司分部數,北京也已超過東京。然而,北京仍然算不上世界城市。差距是什么?人才!
近日,北京市人力資源中心發布報告稱,與紐約、倫敦、東京相比,北京在人才產業、人才環境、人才投入產出等方面依然有不小的差距,邁向世界城市的路仍然漫長。
這份《北京人才發展報告(2010~2011)》由北京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閆成牽頭。報告圍繞“建設世界一流的人才之都”的主題,盤點年度北京人才工作的現狀,并對發展態勢進行分析預測。
報告指出,北京已經進入全面建設世界城市的新階段。然而,建設世界城市非一日之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缺乏人才匯集,世界城市只能是美妙藍圖。目前,北京的短板正是在人才領域上。
報告執筆人認為,當今世界城市的典型產業特征是高科技產業、金融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特別突出。紐約、倫敦、東京都有50%~55%的從業人員集中在這3個產業中,而北京的此項數字只有17%左右。這凸顯出北京人才產業分布不合理的狀況。
不合理之處還體現在:從人才規模來看,北京的人才基礎雄厚,人才總量大約是紐約和倫敦的3倍、東京的1.5倍;但從人才質量來看,北京難與其他世界城市相提并論——北京每萬名從業人員中R&D(科學技術領域)活動力數量為204人/年,而紐約、倫敦、東京分別為664人/年、410人/年和795人/年;北京25歲以上勞動力平均預期受教育年限只有10年,而紐約則為16年。
“未來產業發展的高端化、國際化,迫切需要一支擁有具有國際視野、現代理念和創新思維的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隊伍作支撐,而目前北京市的人才發展面臨結構性短缺,還無法滿足世界城市的發展要求。”報告執筆人對記者說。
北京在人才經濟環境方面的差距也十分明顯。報告對此列舉了幾組數據:北京GDP總量為1510億美元,約為東京的1/10、紐約的1/4和倫敦的1/3。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3256美元,約為倫敦的1/12、東京和紐約的1/11。這種現狀制約了北京對國際人才的吸引。
除了經濟環境,人才事業環境、人才生活環境和人才人文環境也不容樂觀。從事業環境來看,目前,北京市所擁有的世界500強跨國公司總部有21家,超過紐約(18家)和倫敦(15家),總部經濟特征明顯,但都是國有大型企業。
在人文環境方面,北京高等院校云集,在數量上超過紐約和倫敦,但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僅有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而且,到目前為止,北京還沒有一所稱得上世界一流的大學。
在人才投入產出方面,北京更是有所不及。在公共教育投入方面,紐約的財政投入比例達到6.1%,倫敦為5.6%,東京為3.54%,而2009年北京僅為3%;在公共衛生投入方面,紐約財政投入的比重達15.4%,倫敦為7.7%,東京為6.7%,而北京僅為1.4%;在科技投入方面,東京的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在4個城市中居首,為3.2%,其次是紐約和倫敦,分別為2.6%和1.89%,北京在科技方面的投入最低,占GDP的比重僅為1%。
舍不得投入,就難以奢望高產出了。在人才經濟產出方面,無論是人均GDP還是勞動生產率,北京都落后一大截。北京人均GDP是東京的1/17、紐約的1/8和倫敦的1/7,勞動生產率是東京的1/17、紐約的1/12和倫敦的1/9。
在人才科技產出方面,北京被授予專利的數量與上述三大城市的差距較為明顯,國際三大期刊檢索(SCI、SSCI和A&HCI)論文發表數量也嚴重少于其他3個城市。
報告執筆人還特別提及,國際化是世界城市的基本特征,同時也是吸引人才聚集的基本條件。一個城市的國際化程度越高,集聚世界各國人才的能力就越強,激發城市活力和創造力的功能也就越強。現在,北京的國際化程度較低,外籍僑民占本地人口的比重僅為0.68%,國際組織總部數量只有4個,每年舉辦的國際會議約為紐約和倫敦的1/8。從跨國金融(非金融)公司的國際化指數來看,北京也低于上述3個城市。
報告建議,北京應加強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建立海外高層次人才特聘專家制度,制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外人才吸引政策,完善人才薪酬、稅收、社保、醫療、住房、子女入學等配套政策。在人才投入方面,應改革人才投入制度,建立人才投入回報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