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問題的產生
今天的香港地區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和各離島,總面積約1100km2。位于亞洲大陸東部邊緣,面臨太平洋西岸,背靠珠江出口,香港自1841年開埠以來,一直為尋找足夠的水源而煩惱。這個人煙稠密的工商業中心,在過去155年的歷史中,在幾乎完全欠缺天然資源的情況下,大部分時間均飽受水源匱乏之苦。
地質因素是香港缺水的原因之一。香港是一個多山的丘陵地區,其地層主要由火成巖和花崗巖構成,這些巖石一方面其透水性差,難以儲水,因此潛水不多,不能提供大量的地下水;另一方面,火成巖經過雨水和溫度轉變的影響以后,產生化學作用,巖石結構逐漸松弛,因此也能夠儲藏一些水分。于是,香港有些地方可以鉆井取水,雖然井水水量不是很多。雨量的不均衡是另一個原因。氣候與水源有密切的關系。香港因受氣候和臺風的影響,季節變化大,雨量不均衡。根據天文臺1875~1939年及1947~1990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在這107年內香港每年的平均降雨量為2206mm,雖然并不算干旱,但是每年的雨季只集中在5~9月的5個月內,汛期(5~9月)與旱期(10~4月)降雨量的差異相當大,達900~3000mm。旱期不但長,而且降雨量與全年平均降雨量相差很大。在最少雨的月份,只有5mm,而在最多雨的月份,降雨量可高達590mm。夏秋之間出現臺風時會帶來雨水,但由于香港地區,大部分山脈連綿,收集和儲存雨水有很大困難。如果說前兩個因素是香港水源匱乏成因的話,那么,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口不斷的增長則加劇了水源的緊缺。據研究統計,香港歷史上有4次人口大增長的時期,第一個時期是1841~1861年。從1841年香港被英國強占,到1861年九龍割讓給英國,英國政府完全控制整個香港,這一時期人口大幅度增長。1841年香港僅有7000多人,到1851年則增長為32 983人,人口增長率高達471%。1851~1861年,人口繼續快速增長,從32 983人增至119321人,增長率為362%。所以,這個時期被認為是人口增長最快的時期。在此期間,19世紀50年代的太平天國革命,使大量移民從中國內地涌入香港,這也是人口激增的一個重要原因。第二個時期是1861~1936年。1898年英國霸占新界,版圖擴大,人口增多;1900年義和團運動之后,一些人避難逃到香港; 1911年以后,中國內戰不斷,再次使大量難民流入香港。第三個時期是1936~1946年,此時人口增長很快。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略中國,1939年侵占廣州,許多人涌入香港。到1941年香港淪陷時,香港人口已逾100萬。1941~1945年,日本侵略占據香港,人口一度迅減,但1945年日本投降后,原來的居民又紛紛回港,到1946年,人口迅速增加到155萬。第四個階段是1946~1961年,這是香港恢復和人口迅速增長的時期。抗戰結束后,內戰的繼續又使大量人口入港。1949年以來,由于各種原因,內地進入香港的人數依然不減。1951年的人口已超過200萬[2]206。此外,戰后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也是人口加快增長的原因。此后,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步伐的加快,用水量激增,在供水嚴重短缺,情況最緊急時,香港政府每日集中供水4h,人們不得不一水多用,比如,淘米的水用來洗菜,再用來擦地,最后用于沖廁,等等。
2 供水問題的逐步解決
香港政府在供水問題上,進行過許多嘗試,大體采取過以下一些辦法。首先是利用溪澗、井泉之水。香港開埠初年,人口很少,1841年僅有7000多人,當時食水并不是一個大問題。僅靠大自然的恩賜,利用溪澗和井泉,就可以解決居民的食水問題。因此,當時是靠大量的溪澗為零星分布的社區提供充足的飲水。其次是修建水塘。到了1851年,香港人口增加到3萬多人,1860年,香港人口已接近10萬,原有的溪水井泉已不能滿足需求,于是政府組織修建水塘。1863年,在香港西部半山區建成第一個水塘———薄扶林水塘;1871年此水塘被擴建。在1889年又建另一個新塘———大潭水塘。該水塘地處港島南部,容量大大超過前一個水塘,并經過多次擴建,增加了對港島地區的用水供應。1899年再建黃泥涌水塘。1906年,為滿足九龍及新界人口增長的需求,政府又建成九龍水塘。1932年和1936年又先后興建石梨背水塘和城門水塘。二次世界大戰之后,香港人口增長很快,據統計,1961年3月全港、九龍、新界人口總數為3133131人。政府繼續修建一些大型水塘,如1957年的大欖涌水塘,1963的石壁水塘,后者在大嶼山西南的石壁,是香港最大的水塘之一。當時政府除了組織興建水塘,還負責食水分配,其辦法是:將水塘的水輸入管道,分流至各個街道,再在街道裝置公共水龍頭,定時向居民供水。1902年成立專門負責水務的部門,其主要職責是安置和維修供水設備、統籌各個水塘的儲水與用水并且計收水費等。為了發動大家廣開水源,政府也鼓勵私人辦水務,因此出現了私人興建的水塘。在19世紀下半期,由私人企業興建的水塘有4個,其中3個屬太古洋行。……在天旱期間,私人水塘曾協助政府,提供飲水給香港居民,舒緩香港食水短缺的問題。
在興建水塘的同時,政府也很重視對水塘周邊地段的生態環境的規劃,使附近的自然環境得以改觀。如今,昔日的水塘已不再是港人的主要飲水渠道,但因其附近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水塘區已成為人們理想的休閑度假地。第三個辦法是利用海水。1963年5月至12月,香港發生大旱災,政府不得不實行制水法令,最嚴重的時候每日供水4h,不但居民的生活十分不便,而且工農業的發展也受到很大影響。此次旱災也促使政府進行淡水湖的建設。1968年12月,船灣淡水水塘建成。1970年開始擴建,用了3年的時間完成。1971~1978年,又完成了萬宜水庫的修建。淡水水庫的興建辦法是:先建造圍堰,再將其中的海水抽干,挖去黏土和沙,最后筑成堤壩,注入淡水。但是,香港的用水需求仍不斷增加,政府不得不繼續尋找新的水源。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實施海水淡化工程,將海水提煉為飲用水。第一座海水淡化廠于1970年興建于青山道大欖涌水塘附近。但是此項工程成本很高,后來,淡化廠于80年代停止生產。為減少對淡水的浪費,香港自1950年開始籌建海水沖廁系統,60年代以后逐漸加大使用海水沖廁。最初對海水使用進行收費,1972年以后改為免費使用。據統計,1991年,香港使用海水沖廁的戶數為65%,1999年則為78•6%。
第四種辦法是引東江水入港。隨著香港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口的增長,上述的方法仍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供水問題。于是,水源豐富且鄰近香港的廣東省便成為香港供水的來源。廣東省雨水豐沛,水源充足,河流眾多,全省共有大小河流1 343條,總長25290km,平均每10km2有河流11km。”在眾多的河川中,珠江最大,它由東江、西江和北江組成。“東江源出江西省南部,向西南經龍川、河源、惠陽和東莞,由虎門入海。”引東江水入港的辦法是:先將東江水引自深圳水庫,再經兩條橫跨深圳河上的水管,將水輸入邊境木湖的接收水池,最后輸入木湖抽水站,供港人使用。港人使用東江水的歷史可追溯至1960年,為引水事宜,曾多次與內地商議。
1989年,粵港雙方簽署長期供水協議。從1960年至今,港人使用東江水的數量逐年遞增。至1996年,廣東每年對港的供水量已占全港用水需求量的70%以上。目前,來自廣東省的供水是香港最主要的單一水源,至此,香港的供水問題基本解決。
縱觀香港供水問題的解決辦法,可以總結如下:政府重視,加大投資;動員各方力量興辦水務;興建各種水塘,收集自然水,解決港人用水;重視水塘附近生態環境的保護;政府控制有限水源,集中供應,有利于社會穩定和緩解水荒;多方開源,實施海水淡化工程和引進東江水工程;節約用水,一水多用,使開源與節流相結合。
對我國干旱及旱災問題的思考
水資源對于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人類與水的關系是,一方面,由于工農業經濟的日益發展,以及人口的不斷增多,人類對水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人類在社會生活與經濟活動中,又毀壞水質,浪費水資源,使水資源逐漸減少。因此,今天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在不同程度上面臨水資源短缺的問題,而中國屬于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貧水國家之一,目前中國人口已超過12•4億,平均每人占有的徑流量僅為2 186m3。按1995年水平計算,中國人均徑流量為世界平均值的31%,列第121位,相當于美國人均量的19%,俄羅斯的8%,巴西的5%,加拿大的2%。年徑流總量僅及中國1/5的日本,人均占有量卻是中國的2倍。全中國有城市600多個,缺水城市有300多個,嚴重缺水的有108個,陷入困境的有40個,北京就是這40個城市中的一員。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資源,保護自然環境,保持生態平衡,是每一個城市必須重視的問題,香港的經驗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