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妥善處理好各個階層和群體的利益關系,逐步解決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可持續性、均衡性和公平性問題,使北京市城鄉一體化工作有一個較大的提升 對策一:科學統籌配置城鄉資源要素,建立有序協調的城鄉大市場 對策二:做好“三個集中”,實現“七個一體化” 對策三:引導新型工業反哺農業,促進鄉鎮工業化發展 對策四:建立和發展都市型農業,提升農村發展經濟的內在素質 對策五:推進城鄉信息化建設,以信息化帶動城鄉一體化 對策六:建設城市群和城鎮群,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 對策七:加強制度創新和制度安排,持續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 對策八:加強環境保護,發展城鄉一體化的綠色經濟 城鄉一體化發展是北京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們對北京市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進行定性和定量評價發現,2005-2007年,北京市城鄉一體化發展整體水平有所提高,城鄉差距呈縮小趨勢,在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城鄉產業一體化方面持續提高,在居民生活一體化和政府服務一體化方面有波動??傮w來說,北京推進城鄉一體化工作有實質性進展,但整體水平依然偏低,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當前,要妥善處理好各個階層和群體的利益關系,逐步解決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可持續性、均衡性和公平性問題,使北京市城鄉一體化工作有一個較大的提升。 對策一:科學統籌配置城鄉資源要素,建立有序協調的城鄉大市場 通過宣傳教育、政策引導等手段,使社會各界逐步樹立和強化城鄉規劃意識、土地集約利用意識、市場化配置資源意識、環境保護意識、歷史文化保護意識等,為城鄉一體化發展營造良好的思想氛圍和意識氛圍。同時,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使城鄉各類資源互通有無,配置到最能實現效益和最能促進一體化發展的關鍵環節和區位。開拓公共資源向郊區大幅度傾斜分配的路徑和渠道,統籌城鄉要素配置,建立有序協調的城鄉大市場。遵循城鄉聯動發展的產業化路線,探索城鄉互動、工農互促的推進發展模式,促進城鄉的協調融合發展。 對策二:做好“三個集中”,實現“七個一體化” 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長遠目標是實現城鄉空間布局一體化、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城鄉產業發展一體化、城鄉市場一體化、城鄉社會事業一體化、城鄉生態環境建設一體化和城鄉就業一體化。 要實現七個一體化,必須扎實做好“三個集中”。首先,向工業向園區集中。據有關調查,目前北京鄉鎮企業中,很大一部分仍分布在自然村,規模小,用地粗放又浪費,集聚和共享程度低。因此,要科學規劃鄉鎮產業布局和土地利用,提高各項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和產業集聚效益,縮小區縣和城市中心區產業發展的差距。 其次,農民向城鎮集中。目前北京部分邊緣區農村耕地越來越多地轉為宅基地,不僅造成了土地資源嚴重浪費,而且現有居住方式將土地分割成支離的碎片地,不利于農業規?;a。對北京山區及偏遠、人口稀少地區,政府應統一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異地搬遷、遷戶并村工程,提高中小城鎮的規?;⒓谢ㄔO水平。 第三,耕地向業主集中。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和農村人口向城鎮的集中,通過租賃經營、承包經營等形式將土地使用權向種田能手集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高種田農民的收入,逐步縮小城鄉居民間的收入差距。 對策三:引導新型工業反哺農業,促進鄉鎮工業化發展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工業反哺農業本質上仍然是資源配置問題,從宏微觀兩個層面通過資本吸引、補貼、保護和產業化來探索構建城鄉之間資金反哺農業機制、保護性反哺農業機制、技術反哺農業機制和產業關聯反哺農業機制。在補償制度方面,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國家產業補償制度、國家土地補償制度、國家生態補償制度、國家自然災害補償制度以及國家社會補償制度等。具體操作上,可以探索和試點產業型反哺模式和要素型反哺模式。 對策四:建立和發展都市型農業,提升農村發展經濟的內在素質 都市型農業融現代城市、現代農業、鄉村文化、觀光休閑、生態涵養、環境保護、農事體驗于一體,不僅有利于農民分享二三產業的平均利潤,還有利于淡化城鄉行政邊界,促進城鄉功能協調與融合。當前,北京推進城鄉一體化就是在更大程度上把農村轉變為產業化的承載空間,成為“田園化的新型城鎮”,使傳統的農民成為“田園化城鎮的新市民”。在“田園化新型城鎮”演繹進程中,都市型農業大有作為。 對策五:推進城鄉信息化建設,以信息化帶動城鄉一體化 政府要通過政策手段和經濟手段,在建立統一多元信息化市場體系,加快信息產業發展和現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發揮引導和協調作用。逐步提高北京市區域的信息化裝備水平和系統載體能力,滿足北京城鄉發展對各類信息產品的需求;建立北京城鄉統一的信息網絡化戶籍管理制度以及其他網絡化行政管理制度,提高城市管理和運營效率;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城鄉生態環境監測與保護,促進城市與農村,人與環境的統籌發展。 對策六:建設城市群和城鎮群,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 圍繞大中小城市科學規劃布局,發展衛星城鎮和衛星集鎮,形成北京特色的網絡化城市群或城鎮群。逐步降低進鎮“門檻”,改善公共服務,促進要素合理流動,營造良好的城鎮發展環境和生活環境。注意發展特色產業,加快城鎮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把小城鎮建設與鄉鎮企業、農業產業化經營有機結合起來。最終讓農民享受與城市居民平等的國民待遇、逐步同等的生產生活條件和等值化生活,“農民”也由身份界定轉變為職業界定。 對策七:加強制度創新和制度安排,持續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 在農村產權制度方面,賦予農民完全的土地使用權,允許其自由轉讓、買賣、抵押、出租、入股和繼承。 對農民私有和集體所有的房產頒發房地產證,賦予其與城里相同的使用年限,允許其上市流通交易和抵押。推動和深化股份合作制改革,把集體經濟組織的資產量化為成員股份,明晰集體資產的產權主體,允許其依法流轉。 在土地制度方面,繼續穩定農民土地承包關系,建立健全有利于進一步推動宅基地市場化和承包地轉讓的土地新政策,改革農村土地征用制度,把現行的強制性政府征用土地行為改變為交易性的市場公平購買行為,讓農民真正分享到土地增值的效益。 在教育衛生管理體制方面,優化邊緣區農村教育資源配置,加大職業技術教育力度,改變農村教育的“離農”現象。 在勞動就業制度方面,打破農村勞動力與城市勞動力在政策、制度上的非均等界限,以勞動力素質和社會需要作為就業的主要標準,建立城鄉統一的就業制度。 在戶籍管理制度方面,要逐步實行戶籍制度的城鄉一體化管理,把附加在戶籍上不合理的福利性成分剝離出去,試行北京戶籍人口的戶籍可自由遷移,不斷擴大可自由遷移的區縣范圍。 在社會保障制度方面,主要解決城市郊區如何將進城的本地和外地農民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如何使郊區農民能夠享受國家給予的最低生活保障,并逐步建立子女教育、職業選擇、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機制,為農業人口離開土地創造條件。 在財政稅收體制方面,逐步提高公共財政投向農村的比例,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投入。繼續深化農村稅費改革,按照與城鎮職工收入起征點相協調的原則,實行農業收益所得稅制;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如道路、電力、通訊等的投資,增加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構建北京城鄉一體化公共物品供給市場,相應建立農村公共物品供給決策機制、籌資機制和監管機制,向農民提供與城市市民大體均等的公共物品,讓農民能享受到最基本的國民待遇。 逐步建立適應北京農村發展需要的多元化金融體系。 把農業發展銀行改造成為農業產業化服務的政策性銀行,以保障農業發展的資金需求;采取低稅率或免稅政策以及股份合作制的辦法,把農村信用合作社建設成為農村合作金融組織;探索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幫助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規避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同時為農村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金融和法制環境。 實現城鄉行政管理體制創新。對土地規劃、城市規劃及相關的重大管理工作,應由市政府統一執行管理權,實行規劃與管理一體化。在城鄉統一的服務型管理體制下,中心城區和鄉村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會自然有序地流動,形成要素資源在發展領域和城鄉空間的合理配置。 對策八:加強環境保護,發展城鄉一體化的綠色經濟 經濟和環境是北京城鄉一體化進程中面臨的重大問題。要科學確定北京城鄉一體化最優經濟增長路線,明確環境凈化率、環保意識、排污收費率等與資本存量、消費水平的相互關系,尋求最優經濟增長路徑;大力發展北京城鄉區域循環經濟,開發潔凈新能源,實現清潔生產,促進廢棄物的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走可持續化的城市發展之路。 ?。ㄗ髡撸簭埵窟\ 工作單位:北京科學學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