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北京市朝陽區的石先生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讓女兒進入一家幼小銜接機構,放棄了公立幼兒園的大班生活,開始了為期一年的幼小銜接培訓。而在北京城的另一邊,北京市西城區的楊清在為上中班的孩子打聽附近幼小銜接班的情況。問遍了鄰居和專家,上不上幼小銜接仍然是她心中最無解的課題。
教育部日前發布《關于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治理內容包括提前教授小學內容等五個方面。然而,教育部門的重拳出擊,解決不了家長們的心病。百樣的理由,讓初嘗教育焦慮的父母恨不得馬上登上幼小銜接的快車,然而也有家長和專家認為,成長的轉折點不只是提前學學拼音數字那么簡單。
家長初嘗教育焦慮:我是誰,我在哪兒,我該怎么辦?
“你考慮你家孩子幼小銜接的事了嗎?”一次在幼兒園接孩子的時候,女兒同學家長的這句話給了楊清一個“悶棍”。
“現在就考慮?這不是中班剛開學嗎?上也是明年的事了吧?”楊清的女兒剛4歲,現在正在北京市一家公立幼兒園讀中班。在她看來,女兒不過是剛剛能夠表達自己,凡事仍需父母照顧,生活能基本自理就謝天謝地的“小娃娃”,怎么這就要考慮上小學的事了?
“我一打聽,沒想到很多中班家長都在考慮這件事了。”楊清立刻行動起來,幼兒園放學時也更留意路邊發傳單獎勵劣質小玩具的人。一聽說是幼小銜接班的,她就積極填上自己的聯系方式,并拿一張傳單。當加入了培訓機構微信群后她發現,本是給大班家長準備的群里卻有好幾個像她一樣“埋伏”著的中班家長。
如今,楊清基本摸透了家附近幼小銜接班的情況,但是她又糾結了。從孩子的健康、飲食和安全考慮,幼兒園肯定比私人辦的幼小銜接班好得多。幼兒園師資環境有保證,教學樓和戶外活動場地更好,吃的飯也更安全,但是不能提前學知識。相比之下,幼小銜接班沒有戶外操場,飯菜外包質量沒有保證,但“每天上午都是語數外,學習可以保證”。
權衡利弊,楊清仍遲疑不決。
像楊清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不久前,一份卓越巧問教育與亞洲幼教年會聯合發布的《2018年中國幼小銜接調研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超過94%的被調查幼兒園及一年級家長認同幼小銜接這一時期的重要性。其中,即便是沒有給孩子報讀幼小銜接課程,或孩子已經進入一年級的家長,也有近半數認同這一過渡階段“非常重要”,比例分別為48%和47%。另外,超過半數的家長對孩子進入小學存在擔憂,其中家長最為擔心的是孩子注意力分散(45%)、不能適應小學環境(43%)。據悉,該調查前期問卷累計有超過2500名被訪者接受調研,覆蓋含北上廣深在內的全國16個一二線城市,最終聚焦于1000位4~8歲孩子的家長。
和楊清一樣,家在河北省的李先生的孩子也在讀中班,“輿論給家長好多壓力,說什么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大多數家長是在權衡孩子的發展和外部環境的壓力之間作出一個選擇,有的人受社會輿論影響大一些,覺得孩子必須得學知識,就上幼小銜接。有的人強烈希望孩子的童年更快樂輕松,就選擇不上這種班。所以說所有的家長都是矛盾體。”
李先生雖然可以理性分析,但看到自己所在的小區中,大部分孩子都上了時間長短不同的幼小銜接班,心里仍然搖擺。
幼小銜接機構:販賣焦慮還是救命稻草?
如今,幼小銜接班就像一個家長焦慮情緒的釋放出口,進來了就可以安心了。有人說,販賣焦慮是培訓機構的發財錦囊,那么這幼小銜接班,則成為培訓機構在家長錢包上劃開的第一個大口子。
石先生今年9月才下定決心讓孩子離開以前的幼兒園,去上幼小銜接班。這一找就讓他嚇了一跳。
“我們家附近有兩個比較大的幼小銜接機構,我進去才發現,兩個全都報滿了,一下我就著急了。”石先生被其中一家告知,只能排隊,等到有人臨時退班了才能插班,至今毫無音信。
“這兩個班一個是5.8萬元一年,一個是6萬元一年。上課模式跟小學差不多,上午4節課、下午3節課,一節40分鐘。一個班20多人,每天都有作業,作業基本可以在半小時之內完成,完成的作業還需要家長簽字。”石先生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據石先生觀察,女兒所在的幼兒園班級中,退出大班上幼小銜接的學生不到三分之一。但石先生認為自己的選擇十分正確。“說實話,我也不愿意讓她這么早學。但我同事都說,上過這種班和沒上的完全不一樣,老師也喜歡提前學的”。
如今,石先生女兒所在的幼小銜接機構2019年的生源已經報滿,已開始招收2020年的學生了,費用提高到8萬元。“還得面試呢!我就勸我身邊的人,早決定早報名,別像我這樣,太晚了!”
據《白皮書》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相當一部分幼小銜接課程仍然是以提前學習小學課程內容為主的知識銜接。在參與調研的家長中,認為幼小銜接重點是提前學習部分小學課程內容的,占58%;重點是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專注力、生活習慣等的,僅占40%。
上不上幼小銜接班,在小學究竟有多大差別?中國青年報· 中青在線記者采訪了多位小學教師,他們表示,提前學對孩子知識和信心上有一定幫助,但隨著年級增長大家都會處于相似的水平,但是一些上過幼小銜接的孩子反而會因為內容學過而不認真聽講。
一年級數學老師兼班主任歐老師發現,對于孩子的學習,家長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也很著急啊”。“大部分上幼小銜接的或者家長在入學前對孩子進行教育輔導的,基礎比較牢,課上比較自信。但是到四年級后更多的需要思維和理解能力,就和上沒上過關系不大了。其實我們還是希望孩子們都在一樣的水平上。”歐老師說。
北方某大城市小學二年級英語楊老師則表示,上幼小銜接有一定意義。“在英語教學上,有些孩子之前有基礎,學得比較快,自信心強。但并不是說提前學的一定成績好。老師都是從零教起,成績好壞和提前學與否沒有必然聯系,很多以前沒有接觸過英語的,在質量調研中成績也不錯”。
“教育沒有起跑線”
不少家長認為,讓孩子早點學習知識,是為了保護孩子。從快樂的幼兒時期過渡到有計劃有任務的校園生活,這對于兒童來說是成長中的第一個坎。而幼小銜接,則是家長們保護孩子免受成長之痛的辦法。然而,比別人早學一點,學多一點就能跑贏別人嗎?
北京某公立幼兒園園長表示,“幼兒園的教育和管理者有關,管理者對教育教學內容的把握認識對教育非常重要。前幾年幼小銜接班對我們造成了一定的困擾,但這些年通過幼兒園的宣傳,找一些專家給家長講座,現在對該幼兒園困擾并不大。”
“教育是沒有起跑線的。”北京立城苑小金星幼兒園園長董婷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表示,她同事的孩子,但凡干幼教的沒有一個去上學前班的,都是在幼兒園讀完大班之后,直接去一年級,過渡期適應得非常好。
董婷說:“幼兒園注重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好習慣是受益終生的。現在有種叫‘三年級現象’。就是指提前學的孩子一二年級成績特別棒,可是到了三年級瞬間下滑。如果是我的話,我會讓孩子留在幼兒園。”
董婷繼而指出,當前幼兒園和小學的確存在些微的斷檔,但斷檔不是學校決定的,而是外界干擾的,“如果市面上沒有幼小銜接班,一年級肯定能很好地與幼兒園銜接。對于幼兒園來說,要主動和小學銜接,首先是行為習慣的銜接,第二是生活技能上的銜接,第三是引導孩子進行基本的學習習慣的銜接。”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兒童心理發展與心理專家李忠忱在不久前公開表示,孩子上小學,是成長的一個轉折點,一個里程碑。入學前的準備不是簡單地背一點兒加減法計算題,也不是認一點漢字和拼音字母。而是要練好入學的“童子功”。
“更重要的是讓孩子保持對新知識的好奇心。家長要放下自己的焦慮去看待孩子的狀態,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強加在孩子身上。放下攀比的心,看孩子自己的特點,每個孩子都有不可取代的亮點。”董婷說。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家長及教師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