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遙一日還
■ 蔡懷慶 新疆某邊防連 參謀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這是唐代詩人岑參《逢入京使》中描寫戍邊軍人思鄉之情的詩句。而如今,戍邊軍人的思鄉之情又如何表達呢?
下面請大家跟隨我走近新疆某邊防連,一起感受戍邊生活和思鄉小故事。
我們連地處帕米爾高原深處,位于兩座海拔近5000米的雪山之間,每天日照不足4小時,所以在塔吉克語中意為“一線天”。改革開放以前,連隊官兵和家里聯系只能靠寫書信,一來一回幾個月,很不方便。
改革開放以來,通信技術迅猛發展,從固定電話到移動手機,從語音通話到視頻聊天,官兵和家人的聯系告別了“家書抵萬金”的時代。
現代化的生活靠電力支撐。大家可能不敢相信,早些年連隊還一直靠“煤油燈”過日子。今年年初,“一線天”通了電。官兵在網絡室里開展電子競技,用手機視頻通話,娛樂方式從單一的打撲克發展到如今的多元娛樂。
指導員邢文濤感嘆:“回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戍邊官兵,巡邏靠徒步,照明靠煤油,娛樂靠撲克,生活條件多么艱苦!現在雖同在千里之外的邊疆,但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消除了千里之遙的隔閡。”
戰士曲云龍入伍后聽說要到艱苦的高原駐防,產生了不想服役的念頭。到了連隊后才現,電視、電腦、洗衣機、通信基站等現代化設備一應俱全。
“原以為邊疆很苦,沒電沒信號,沒想到現代科技早已走進祖國邊防線!”曲云龍興奮地豎著大拇指。
去年3月,下士唐海勝父親突發腦溢血,生命危急。請假報告批下來后,他連夜坐車到市里,第二天坐飛機趕到醫院,一直陪伴父親,直到病情穩定。回到連隊,他揉著紅紅的眼睛:“要不是坐飛機,我可能半個月都趕不回家。父親病重,兒子不能陪在身邊,會是我一輩子愧疚!”
對于戍邊軍人來說,距離是一生的阻礙,一天到家從前就是個夢,如今高科技的航空運輸實現了“千里之遙一日還”,破解了邊防軍人“忠孝難兩全”的難題,讓我們夢想成真。(侯軍治、周海建、張官星整理)
寬帶成了村里標配
■ 佳 松 藏族 云南省德欽縣云嶺鄉斯農村 村民
我今年43歲。要說改革開放40年以來生活的變化,確實有說不完的話題,尤其是衣食住行,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
小時候的記憶中,我們村里幾乎沒有一件和科技沾邊的事物。要說最為科學的,就是每家一個小喇叭掛在家里的柱子上,是大隊干部用來傳達上級政策或通知工作的(當時行政村叫大隊)。除了這個,還有一個大隊共有的小水電站,每到傍晚,一個外地的獨腿師傅就到村頭的小水電放水發電,到了晚上10點左右就關閘停電,村里照樣漆黑一片。我們每到傍晚就跑到水電站旁邊的獨腿師傅屋前,看他開閘送電,覺得特別稀奇。這個小電站好像也只是持續了一段時間,后來據說機器壞了送去維修,再后來好像沒再發過電。直到村里架起了電線,才正式有了電。過去家家戶戶沒有一件電器,如今太陽能路燈在村里徹夜通明,液晶電視的屏幕越來越大,家家戶戶接上了寬帶網絡,看上了APTV。
以前村里犁地用犏牛,每家每戶都要養上幾頭犏牛,一個農忙時節就得犁上幾天的地。現在好了,隨著科技發展,犁地用上了拖拉機,后面掛個犁耙,既省時又省力。地里的糧食也不用人背馬馱了,直接裝農用車拉到家門口。
科技進步給農村帶來了根本的改變。現在我自己開車跑旅游,通過微信、微博就可以找到客人,一年下來有10萬元左右的收入,這在以前是連想也不敢想的事。
我是在10多歲時才第一次見到神奇的汽車在馬路上飛奔,覺得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現在好了,自己也開上了汽車,還跑到了全國各地。小時候家里窮,小學讀到四年級就被迫輟學放羊,現在的我熟練掌握了智能手機網絡操作,以此招攬生意。如今我還在別人的幫助下開起了微店,將家里制作的原生態核桃油、葡萄酒以及自己采摘的松茸、蟲草等在網上銷售,有了不菲的收入。(江 初)
吃上了機器人做的飯
■ 李淑茹 北京市東城區前拐棒胡同 市民
最近,家門口發生了一件新鮮事兒:我們周邊的居民第一次吃到了機器人做的飯。
這件事還要從一個月前說起。自從建在朝陽門前柺棒胡同18號院的東城老年配餐中心——“誠和美美”中央廚房開始營業后,我們老年人享受到了就餐服務,不僅可以吃到營養、安全的午飯,還可以享受送貨上門服務。
第一次前去就餐,我懷著好奇心來到中央廚房。剛走進大廳,就聽到親切的問候:“李淑茹老人您好,歡迎來到東城老年配餐中心,請您用餐!”一打聽,原來是大廳里配備了人臉識別系統,所有在這里登記過的老人,都被機器人“記住了”!我們用的每一個餐盤、碗筷、杯子都在消毒柜里進行過消毒,一點兒也不用擔心衛生安全問題。
這個中央廚房配備了各種先進的智能設備,所有原材料都經過冷庫冷處理,然后再進粗加工庫房,由員工洗、切,把每道菜的克重都稱量好,根據每道菜的比例配備好,再由“神秘大廚”進行炒制。
這位神秘的“大廚”就是智能炒菜機器人。它身懷兩大“絕活”,一是內置攪拌鏟,可以模仿大廚翻炒,全程不需要人工參與,而且食物攪拌比人工更均勻;二是全程沒有油煙。炒菜機器人內置了海量食譜,可以勝任大多數家常菜。試吃之后,我覺得味道還不錯,很適合老年人吃。
回想起改革開放之初,那時候家家戶戶都用蜂窩煤做飯。每到做飯高峰,樓道里就會充滿嗆人的煤煙味,廚房的墻壁也會被熏黑。短短幾十年,蜂窩煤爐子換成了煤氣罐,再換成了管道天然氣,電磁爐、微波爐等各種廚房電器也走進了人們的生活,真是越來越方便了。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今天的老人們竟然吃上了機器人做的飯!
彈指一揮間,一晃40年。越來越多的新奇玩意兒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我簡直無法想象若干年后的我們將擁有怎樣的生活。(記者 賀 勇)
走步走出健康
■ 陳希國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 退休公務員
改革開放40年,家庭生活變好了,生活習慣也變了:
手機計步器促使我多走步,改變了原來懶惰不運動的壞習慣。
以前,我不好運動。有了智能手機以后,我下載了計步軟件,開始走步。每天把鬧鐘定在5點半起床,再設定好手機悅動圈后,我便下樓走步,一直堅持下來,雷打不動,每天必須保證萬步左右,同時設了走步排行榜,接受家人的監督:有批評我走得少的;也有為我點贊的。結果走步把血壓走穩了,把身體走健康了。
玩數碼相機,取代了打麻將。退休后有時間了,我便戀上了打麻將,每天是東不管西不管,吃了飯,推了碗直奔麻將館。吸著被動煙,一座就一天,腿也疼腰也酸。
我愛好攝影,兒女們便湊錢為我買了一部數碼相機,從此我就天天出去拍照,回來后再用制圖軟件進行加工制作,發在網上供同行們欣賞。這樣就無心再去玩麻將了。說不玩兒就不玩兒,一年多一把都沒玩過。相機倒是用得不錯,去年為報刊拍的照片就有100多幅,其中30多幅被省市媒體刊用,還有10幅作品被選入影展。
微信視頻改變了我和老伴每月都要進城看望兒孫的做法。俗話說:老兒子,大孫子,老頭老太的命根子。兒子住在長春,孫子在那里讀書,時間長一點兒看不見就非常想念。所以,每個月我們老兩口去長春看兒孫早已形成習慣,既費時間又費錢。
自從有了智能手機,開通了微信,就可以視頻了。我們與兒子約好,每天晚上我先給兒子打電話,然后再與孫子視頻,天天不落。這樣不僅省時省力,而且互相見面,對話交流,再也不用我和老伴不遠百里地來回奔波了。
從自行車摩托車到汽車
■ 寇海萍 山東省濱州市公安局 警官
爸爸1972年參軍,提干后認識了在兵工廠工作的媽媽,倆人在部隊一待就是20年。部隊在山東煙臺,老家在濱州,部隊每4年組織一次集體探親。雖然爺爺奶奶身邊有一大堆孫子孫女,但因為我離得遠,他們總是特別想我,所以一有了我的照片,爸爸就趕緊寄回老家。
1992年,爺爺生了一場大病。爸爸于是決定轉業,想在老人的有生之年,離得近一些方便照顧。盡管搬到濱州,但離農村老家還是挺遠,公共汽車也不方便。好在那時候有了電話,老家有什么事,叔伯們就給爸爸打電話。為了能見到爺爺奶奶,我們每周騎自行車回老家。那時我剛上初中,爸媽總是一個人馱著我,一個人馱著東西。為了能感受旅途的樂趣,減輕爸媽的負擔,我用最快的速度學會了騎自行車。之后每個周六的早晨,我就跟著爸媽一起往自行車的前筐和后座裝東西,想象著爺爺奶奶看到禮物、看到我時的快樂。
沿著205國道一路騎行,40公里的路程大約要騎兩個小時。那時候爸媽年輕,我也精力無限。后來家里有了摩托車,雖然還是風吹日曬,但至少不用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了。老家的路也越修越好,再也不是一下雨就滿地泥濘。
再后來,汽車走進千家萬戶,想去哪里隨時出行。微信帶來了劃時代的通訊變革,想要見誰,視頻通話瞬間搞定。
現如今,老媽最大的愛好就是曬朋友圈——早晨散步時沿途發現的好風景,兩個寶貝外孫女兒的優秀表現,還有她細心養的花花草草。她還常常和老爸比賽誰被點贊多。
老爸最大的快樂則是今天又在微信上加了哪個老戰友,他帶過的哪個兵今天又跟他視頻聊天兒了,還期盼著每天晚上兩個外孫女兒和他視頻通話,甜甜地叫他姥爺。
如今種菜多快好省
■ 杜春秋 山東省壽光市稻田鎮稻莊村 村民
我來自中國菜都,我家種菜近30年了,種過辣椒、韭菜、茄子、絲瓜、黃瓜這5個品種的蔬菜。原先種菜既費時費力,又費藥費水,產量還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現在種菜是“多快好省”。
不需要自己育種。育種基地利用營養盆將菜籽培育成巴掌大小的菜苗,這樣優選的菜苗具備豐產、抗病、整齊一致的特點,種出來的蔬菜品質也就提高了。我現在都是買回菜苗直接種植,省了育種這份心思。
不需要露天作業。蔬菜是需要精耕細作的農作物,干了不行,冷了不行,風大了也不行。所以我支起了大棚,把它們養進“屋里”,精心照顧。原先靠人力鋪草簾子為菜園保暖,現在使用卷簾機、卷膜機等機器作業,省時又省力。原先因為氣候原因只能種一茬蔬菜,現在利用溫室大棚能收獲兩茬,甚至更多。
不再農藥中毒。原先是自己背著噴灑壺進菜地,一手上下壓力,一手左右噴灑,一步一步地打農藥。這樣連續作業幾畝地下來,打農藥者很容易吸入過量的農藥,造成農藥中毒。現在我已經丟棄了老式噴藥機,改用電動推車式的打藥機,同時佩戴了防毒面具。雖然現在的農藥都是高效低毒的,但愛護自己、關注健康的意識可比以前強多了。
不再大水漫灌。原先的做法是把水引進地里,讓它自由流動。離著入水口近的地方積水量大,離著遠的田地則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浸透,費時又費水。現在我們這兒普遍采用了滴灌技術,用水管引導水的流向,并在水管上扎了很多的小細孔,水通過細孔浸透蔬菜的根系,精準、節約、方便。
如今種菜茬數多、產量高、品質好,還省資源。通過這些年的發展,蔬菜種植變得科技感十足,經濟效益提高的同時,我們的生活當然也更好了。 (凌 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