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個稅房貸利息抵扣醞釀細則 扣除將采用限額或定額住房需求,理當被最大程度呵護
光明網評論員:日前,有媒體報道,有關部門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等6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的細則。
不長的新聞,卻有著相當重的分量。相信有無數居民期待著專項扣除能夠盡早落地,并能對居民的住房壓力產生具體可感的分攤效果。
同時,另一則有關住房的新聞也收獲了不小的關注。近期,長租公寓租客入住后患白血病離世的消息引起了輿論高度關注,有記者了解到:經住建部批準,《租賃式住房裝配技術規程》正在制定,將于明年上半年公布并實行。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正在著手編制租賃式住房裝配技術規程,讓房屋質量安全有行業性的規范去引導。
這則新聞,更從直觀層面展現了住房對人生走向“橫截”的力道。一個受過高等教育、工作體面、收入不低的年輕人,原本應該順著常規路徑踏入中等收入序列。然而卻在住房市場幾乎沒有博弈能力,在一次失敗的租房經歷之后,人生就此定格。
住房已是輿論場上最具熱度粘性的話題,這說明它已經構成了當今中國的家庭壓力、焦慮情緒最主要的來源。住房狀況如何、壓力大小幾何,對個體幸福有直接的定義能力。廣大居民能否感受到人生前景,并由此傳導出集體性的樂觀情緒,進而凝聚成全社會的整體向心力,住房,可以說是決定這一宏觀愿景的核心命題。
因此,廣大居民的住房需求,理當被最大程度呵護。住房的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也好,達成新的租房行業規范也好,可以說都是圍繞著住房的保障性措施,值得期待。同時,目前從輿論場的反饋看,公眾對住房需求能夠得到更多政策回應的訴求非常強烈。諸如公積金改革,如何在平抑炒房之外不給剛需群體的購房需求制造障礙?租房市場價格猛漲,如何運用市場化手段既滿足租房需求又不挫傷進場企業的參與熱情?這些都要求相關政策應當進一步細化、精準化、人性化,也必須灌注一個價值尺度與根本旨歸:讓居民能夠更加輕松地滿足住房需求,更加自由地選擇滿足路徑。
當前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程度,增加了解決住房問題的復雜性。《半月談》的一則報道透露,我國家庭杠桿率近年來逐年攀升,2006~2016年杠桿率從11%上升至45%,2017年9月底更達到50%上下,10年間增長3倍,這一債務增長速率令人擔憂。整體的經濟形式已悄然改變,但居民的住房需求依然存在。房地產市場既需要冷卻、防止炒作,同時也不能忽視滿足住房需求的基礎功能,需要在整體利益和個人生計中尋找平衡點,將防范風險與照顧民生納入同一視野考量,這就要求相關政策設計必須反復精細化,回應好當前社會的多元訴求。
一般來說,住房需求格外強烈的群體,一般是社會的中位數群體,他們從收入到年紀大致處于社會的中等水平。他們是經濟社會發展最主要的動力所在,他們的經濟狀況、前景預期與心理狀態,對整個社會的未來具有形塑的作用。因此,解決好住房問題,就是安頓好這一群體,就是在鋪平通往未來的前行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