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9-19 09:26:25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李勤余
“長江學者”“青千”“萬人”“百人”……這些和工資待遇、項目評審掛鉤的“帽子”,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可謂是學術界最有價值的“通行證”。原本,國家設立上述頭銜,是為了延攬或培養海內外的學術精英。可久而久之,未能戴上“帽子”的青年學者,在日常研究工作中舉步維艱。這讓人們不得不反思:是否應該更理性地看待這些“帽子”?
如今這一令廣大青年學者感到頭疼的現象有望得到扭轉。前不久,在中國農科院農科英才特殊支持計劃實施一周年之際,該院黨組成員、人事局局長賈廣東透露:經過一年的探索,在該院自主實施的人才項目中,沒有“帽子”的人才占比已經超過1/3;而通過該院開辟的不唯學歷、資歷的綠色評審通道,也已累計有53名青年英才獲得高級職稱,85名青年英才獲得博士生導師資格。
仔細觀察后可以發現,中國農科院推行的這項計劃其實并不復雜。能在短短一年間就收到實效,離不開兩大原則的支持。
第一,是唯才是舉,憑業績說話。以往,只要擁有足夠分量的“帽子”,就不愁項目得不到審批,資金得不到支持。更重要的是,戴著“帽子”的學者在哪里都能收獲尊重和羨慕的目光,而那些腦袋上光禿禿的青年學者無論如何努力,卻始終低人一等。上進者看不到希望,某些人卻能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如此惡性循環,必將對學術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中國農科院制定的計劃,要改變的正是這種局面。據介紹,今年該院一位“千人計劃”入選者到期后,不再續聘。原因是:聘期滿業績考核不達標。確實,不以“帽子”論英雄,才能真正讓年輕人“動”起來。
第二,就是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評價體系,破除“一刀切”思想。能不能得到“帽子”,說到底,一看學者的資歷,二看學者的論文。但是,學術研究設計的領域何其豐富,若用僵化的標準衡量學者的工作,難免會產生偏差。拿中國農科院的研究項目來說,論文主要代表理論成果,在基礎應用中作出成績,才能為中國的農業發展貢獻更大力量。若學者們為了爭奪令人炫目的“帽子”,而將所有精力都投入論文寫作,誰來完成那些實實在在的工作呢?
當然,不能否認“帽子”曾經為國內高校吸引了高端人才,也爭取到了不少高質量的學術研究項目。但是,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動態過程。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制定所有政策時應該遵循的原則。我們不應忘記,為國家科研創新事業不斷貢獻新鮮血液,才是開展人才培養的目標。所謂的“帽子”,不過是一種工具,不能本末倒置。
唯才是舉,是所有領域、所有行業的選拔標準。縱觀歷史,人才選拔越開放的時代,整個國家的活力也越是充足。過于看重“帽子”的制度,譬如魏晉年間的九品中正制,往往會壓抑人才,造成萬馬齊喑的局面。相關的經驗教訓,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不勝枚舉。如今,中國正處于穩步邁向偉大復興的道路上,要讓發展動力長盛不衰,離不開人才的不斷涌現。中國農科院的英才特殊支持計劃,為公眾展示了生動的范例。
讓各行各業中的有“帽”無實者深刻感受到競爭壓力,給予那些才華橫溢但暫時默默無聞的青年才俊足夠的機會,獲益的必將是整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