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唐山——從廢墟上崛起的新城
時間:2008-06-16 09:24:20  來源:譚少容 

唐山,曾是中國冀東重要的沿海工業城市,卻被大地震毀于一旦。

1976年7月28日,唐山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天。一場空前的地震災害,讓24.2萬人喪生,16.4萬多人重傷,7200多個家庭震亡,4202人成為孤兒,城市功能全面癱瘓,城市變成了一片廢墟。

曾有外國人預言:“唐山將從地球上消失!”但是,遭遇了毀滅性打擊后,唐山從廢墟上重新站了起來。

滄桑巨變。如今的唐山又重新成為一座功能分區明確、布局比較合理、市政建設配套比較完善、抗震性較強、生產生活方便、環境比較優美的新型城市。

唐山是如何從廢墟上崛起的?重獲新生的唐山為了城市的安全,采取了哪些舉措?為人類積累了哪些經驗和教訓?經歷了從毀滅到新生、到崛起,未來唐山振興和騰飛的發展方向在哪里?

【城市名稱】 唐山
【地理位置】 地處環渤海灣中心地帶,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毗鄰京津,與朝鮮、韓國、日本隔海相望,成為東北亞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規模】 總面積13472 平方公里,人口719萬。市區面積3874平方公里,人口301萬;其中建成區面積188公里,是全國較大城市之一。
【歷史沿革】 至今已有4萬年歷史。隨著清代晚期“洋務運動”的興起,1877年在唐山設開平礦務局,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辦礦挖煤,成為中國近代工業發祥地之一。1878年唐山建喬屯鎮,1889年改為唐山鎮,1938年正式建市。
【地位】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北方瓷都。中國第一座近代煤井、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第一臺蒸汽機車、第一袋水泥、第一件衛生瓷都誕生于此。

篇章一 震后重建10年速度

地震災后安置和災區重建,不僅僅是在一片廢墟上再現高樓與道路、商鋪與物流,更是要建立一個安居樂業的人間。
幾世經營的繁華之地,并不可能在短期內重現。在世界地震史上,大地震后要建一座功能齊全的城市,一般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1906年美國舊金山地震重建用了30年,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重建用了20年,而唐山僅用了10年時間就完成了恢復建設。

唐山是如何在廢墟上崛起的?震后重建給了人們怎樣的啟示?

“就地重建”方案出爐始末

現在的唐山是在地震之后的原址上重新建立起來的,為此,唐山也被稱為“廢墟上崛起的新城”。

媒體曾報道,當年重建唐山的方案主要有兩種意見。

第一種主張將原有的城市放棄,異地進行建設。主要考慮了以下幾個因素:避開市區底下的活動斷裂帶,減少地震的威脅;解放出市區地下的數億噸壓煤;節省原地重建所需的清理廢墟的費用。

第二種是以唐山原址為基礎,立足于原有城市,原地進行建設。原地重建可以保留唐山作為一個重工業城市的產業體系以及自身的社會經濟文化特色;減少征地和搬遷的巨額費用,節約土地資源;有利于城市原有基礎設施的利用。此外,原地重建還能給人一種心理上的感覺,即唐山真正地重新屹立起來了。

后來的重建方案選取的是第二種。據說,當時的指導思想是,唐山已有多年的發展歷史,作為冀東的工業重鎮已為世人所知。“立足唐山,就地建設”,對保持唐山的歷史特色和對唐山今后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震后3個多月,來自原國家建委和全國各地研究機構和高校的專家,就編制出《唐山市恢復建設總體規劃》。這就是:保留唐山市原有的廠礦、企業事業單位,清運廢墟,統一規劃,就地重建唐山。1977年5月14日經中共中央、國務院原則批準。

1978年,國家領導人視察唐山,希望唐山重建能夠先進一點,能體現70年代建筑的先進水平,要規劃出一個“先進”的唐山。后來,有關部門又組織專家學者于1978年3月和1979年9月對該規劃兩度進行修訂。

按照這個時期的重建規劃,震中所在的路南區由于破壞嚴重和地下大量壓煤,將把原有的工廠和居民全部搬遷出來,將采煤塌陷區改為綠化風景區,只保留部分有代表性的地震遺跡;市區則在路北區的基礎上建設;在豐潤縣城附近建設新區,將原來位于路南區的大部分工廠遷過去,并建立若干新工廠。在調整城市區劃的同時,重建規劃還包括搬遷大多數原來在市區內有污染的企業。

1982年1月的《唐山市恢復建設貫徹收縮方針的調整方案》確定了重建的基本原則:控制中心區、縮小新區、利用路南區。原計劃從路南區遷出的企業由92個減少到9個,并且規劃了13個住宅小區。

廢墟上的建設

由于新唐山是在一片廢墟上進行建設,不同于別的城市在一片空地或荒原上進行新建,大量的廢墟需要清運掉,而且廢墟上建有成片、住有大量居民的簡易房。清運廢墟、搬遷倒面,是新唐山建設的大難題。

全部清墟工作分為幾大部分進行:市統建部分,主要是為市統建房屋清理場地;市城建部分,主要是為修筑道路、橋梁、自來水、煤氣、熱力等基礎設施清理場地;此外還有開灤、鋼廠、機車車輛廠等大型的中央和省屬企業,以及鐵路、電廠等單位的清墟工作。1979年3月,唐山市成立了機械化施工公司,承擔市內清墟工作。清墟的次序是依據施工的需要來安排的。清出的廢墟,或運往市郊和附近縣區的大坑,或由施工單位用來填充某地。對清運力量的組織、運輸線路、傾倒地點、所需費用等,都要統籌安排。
           

搬遷是一項復雜、艱巨的任務,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先在市區邊緣地帶或市內新規劃出的空地上,建造第一批住宅,這批住宅建起來后,將應搬遷的居民遷進去,以騰出場地進行清墟和施工。市建設指揮部內成立了搬遷辦公室,加強宣傳教育,要求各單位廣大職工和市民正確處理局部與全局、個人和集體與國家利益的關系。制定正確政策,健全合理制度,以保證搬遷和分配任務順利進行。搬遷進展順利,使建設場地得到及時清整,基本滿足了施工進度的要求。

為重建新唐山,國家撥款43億元,還有大量鋼材、水泥等建筑物資,并從全國調集了3000多名專家學者、7萬建筑大軍和省內20萬建筑工人,展開了一場空前未有的重建新唐山的大會戰。

在時間上,最初的重建計劃提出的目標是用5年時間,即“一年準備初步開展,三年大干,一年掃尾,到1982年全部建成”。當時,唐山市1年的財政收入5個億,原計劃想花5年時間25億元資金就建成,但重建的過程要比預計的漫長,這個想法最終沒有實現。后來實際上花了50億元,重建期從5年變為10年。

1986年7月28日,唐山抗震10周年紀念大會,正式宣告唐山重建基本結束。 在一片瓦礫堆上,唐山的建設者僅用十年時間就完成了重建家園的任務,一個新唐山又拔地而起,重新屹立在冀東大地上。這一建設速度令一些外國人士驚嘆不已。

重建后的新唐山

經過“十年重建”,到1986年底,唐山共建成了樓房和少量平房在內的住宅共32萬多套,累計建筑面積1045萬多平方米。目前,這些震后重建的房屋仍是唐山人居住環境的主體。在住宅以外,唐山的重建還完成了工業建筑200多萬平方米,辦公用房94萬左右平方米,商業、文教衛生等建筑面積和水平也都大大超過了震前的水平,加上縱橫交錯的道路和城市綠化等工程,一并組成了一個新的唐山。

各種榮譽也隨之而來,1990年11月,聯合國向唐山市頒發了“人居榮譽獎”,唐山成為國內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唐山市政府自此載入聯合國“為人類居住發展作出杰出貢獻的組織”史冊。

2003年,唐山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2004年,唐山南部采沉區綠化項目榮獲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范例獎”;2005年,唐山第三次榮獲創建全國文明生態城市先進市稱號,第五次被評為全國雙擁模范城……

如今的唐山已經崛起為河北省經濟第一強市,進入全國城市50強,創造了世界上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個奇跡。

市委書記盤點震后重建得與失

在重建家園的過程中,唐山人民積累了抗震救災及災后重建的經驗。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書記趙勇對此進行了總結。

經驗一: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地震救災刻不容緩,為使救災工作有序進行,首先要建立強有力的指揮系統。大地震發生后,中央成立了抗震救災指揮部,河北省、唐山市也建立了組織領導系統,發揮了強大的動員力量,把災害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經驗二:全國軍民的無私支援。唐山大地震后,解放軍趕到災區抗震救災,全國各地向災區捐贈了大批物資,唐山4000多名地震孤兒分散到8個省份撫養,16萬名傷員分散到17個省份救治,來自全國各地的近20萬建設大軍投入震后重建,每年建設250萬平方米的建筑。

經驗三:災后重建注重科學規劃。地震前唐山城建集中在一條走廊,空間逼仄。震后新唐山的恢復建設分為4個組團,這種規劃模式和美國洛杉磯組團式城市布局相類似。這樣安排,考慮到了未來城市發展的人口需求,交通路網、基礎設施都具有較高水準。

經驗四:遵循抗震救災的客觀規律。大災之后極易發生大疫。唐山抗震救災過程中,對衛生防疫工作高度重視,各項防疫滅病措施及時到位,災區沒有出現大的疫情。在重建過程中,遵循城市建設規律,充分聽取方方面面專家意見,重建工作組織井然有序,進展順利。

經驗五:嚴格重建工作的管理。在災后重建過程中,所有救災財物的管理都井然有序。大地震后,中央財政撥款高達40億元,沒有出現一起使用不規范的行為和貪污現象。近日,唐山市檔案局的工作人員查閱當年檔案發現,32年前的災后重建就實行了統一采購、多家建設,令人贊嘆。

趙勇也談到,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唐山的災后重建工作也存在一些遺憾,當然,這主要是由于歷史原因造成的。

第一個遺憾是,受當時的認識能力和科技水平所限,災后選擇了原地重建,有些地區沒有完全避開地震斷裂帶。

第二個遺憾是,沒有對地震遺址實施完整保護。唐山大地震遺址對于后人研究地震規律有重要價值,而且是一筆帶血的人類文化遺產。目前唐山也正在規劃建設一個地震遺址公園。

第三個遺憾是,城市規劃設計總體水平不高。因為當時急于解決老百姓的住房問題,唐山震后恢復建設的規劃水平還不夠高,建筑樣式雷同,地標性建筑不多。目前,唐山正在進行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和改造,提升城市建設的檔次和品味。

篇章二 “抗震型城市”從何入手?

在廢墟上崛起的唐山,如今已變成了一座現代化的新城。不過,很多人仍舊會關心并問到一個問題:地震后的唐山還安全嗎?

32年前的大地震使唐山以積極的心態防震減災,在進行震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全過程中,唐山市對抗震防災對策問題始終給以高度注意并認真對待。從用地選擇、建筑設計、建筑布局以及施工組織、監測等各個方面,都采取了相應的抗震措施。

用地選擇:回避地質不安全地區

大地震之后,負責唐山城市規劃的相關部門在市區范圍內進行了一次地震地質安全性評價,劃分了四類地區:適宜建設的地區、基本適宜建設的地區、基本不適合建設的地區和不適合建設的地區。如今,這四類地區被分別標以不同的顏色,在唐山市城市總體規劃圖上顯得一目了然。

唐山市在建設抗震性城市方面注意選擇有利抗震的地段進行建設,對建成的城區進行工程地質、地震地質和水文地質的綜合性勘察,在做住宅、辦公用房、樓房等建設時避開危險地段,把處于地震活動斷裂帶附近的大型工廠遷出。

與此同時,與抗震設防相關的一系列法律法規也相繼出臺。這些都與唐山大地震有較大的關系。根據國家有關建設抗震性城市的法律,震后重建中的唐山市配套出臺了《唐山市建筑工程抗震標準》等一系列建設抗震性城市的地方性法規,健全了地面各種建筑、地下管網建設等抗震標準,還投資開展了唐山市城區地質構造研究,摸清了地質活動規律,使震后整個城市建設進入一個抗震發展的新階段。這些舉措,可以有效地回避地質不安全地區,從而增強抗震設防的可靠性。

唐山大地震之后不久,中國地震局制定頒布了全國地震烈度區劃圖(現在更名為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根據各地的地質構造、場地條件、歷史統計等多種因素,首次明確了各地抗震設防的標準和要求,這使得全國整體上的抗震設防能力有所提高。根據這個區劃圖,全國地區抗震設防標準設定在烈度6至9度之間。其中,9度(不超過7級地震)要求的比較少,而要求達到8度的地區不在少數,例如,唐山的設防標準就從先前的6度提高到了8度。

建筑設計:最低要求為“8度設防”

震時的唐山是個不設防的城市,建筑物沒有經過抗震設計,特別是醫院、水廠、通訊、供電、消防等重要生命線工程,因為缺乏防震措施,在地震中全部破壞,失去功能。這是唐山大地震留給后人的最大教訓。

對建筑抗震設防的重視始于唐山地震。經歷了恐怖的地震之后,建設安全的唐山,一直是唐山市政府堅定不移的發展理念和目標。經過大地震后,唐山被國家劃定為8度基本烈度區。震后的唐山立足于“有利于環境保護、發展生產、方便生活,有利于抗震”的原則,對一般工業和民用建筑均按8度設防進行設計,對城市生命線工程設防標準適應提高到9度。

對震后唐山的關注,使很多人明白了什么叫做“8度設防”。這里的“8度設防”,指的是對建筑進行設計能夠抵御烈度為8度的地震,也就是相當于大致6級地震,這在全國城市中并不多見。唐山市的建筑設計如果達不到這一抗震設防的最低要求,實行一票否決制。這成了一條不可動搖的原則。

建筑布局:提高抗震設防能力

為了提高抗震設防的能力,唐山市在城市布局方面盡量減少高樓,大多以五、六層的樓房為主。如今,唐山街道整齊,樓層不高,而住房則被老百姓俗稱為“火柴盒”式。從高處俯瞰,唐山的建筑群給人留下方方正正、結結實實的印象。
         

在建筑材料上,絕不允許建設抗震能力極差的青磚瓦房,而是以鋼筋混凝土框架式建筑為主。目前唐山市住宅建筑以內澆外掛、內澆外砌的剪力墻為主,4層以下采用磚混加構造柱,大型公建及高層建筑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同時,結合日照加大房屋間距,由原檐高1.6倍改為1.7至1.8倍,以利于震時人員躲避和疏散,減少損失。

幾年來,與大面積的商品住宅建設同步,唐山市還推出了采用新型建材的砌體結構、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和鋼結構住宅等新型抗震隔震房屋體系。

如今,唐山所有辦公用房均具備了防六級地震的能力,400多個居民小區全部按照六級抗震標準進行建設。唐山市還在半壁店村推行了地震安全民居示范工程。

設防舉措:雙“管”齊下

唐山防震的一個突出特點是上下結合的辦法,城市建筑實行雙“管”齊下:建設局管地面以上,地震局管地面以下。

為把設防標準落到實處,重建工作認真注意了工程質量,辦法是:加強對施工隊伍管理,嚴格施工程序,嚴把工程標準;加強對建筑材料市場整頓,嚴防不合格建筑材料進場;認真進行工程驗收,對豆腐渣工程絕不手軟,堅決推倒重來。

2002年唐山市政府發文規定,將抗震設防管理納入基本建設管理程序。建設工程必須要有地震部門確認的抗震設防標準意見書。重大工程、生命線工程、關乎人民群眾生活的高層住宅、大型公共工程等,建設前必須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否則建設管理部門不予核準立項。目前唐山市的建筑按地震烈度八度來設防,市民在買房前可以先查看地震部門確定的設防要求意見書。

多項保障:考慮城市安全

為了考慮城市社區安全,唐山市建立了各處緊急避難場所。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大量增加綠地或室外空地的范圍,從而使得地震一旦發生,有更多的臨時避難疏散的場所。

在市區、中心區、社區中預留綠地,作為地震避險場所。比如,建設中心公園、區域公園、中心廣場、區域廣場、社區廣場等。

此外,城市交通、供水、供電、通訊、建筑結構等方面,都充分考慮了防災能力的提高。如:增加城市出口;采取多水源環形供水方式;采用多電源環形供電方式;有線、無線通訊相結合,機房分建;采用內澆外砌、磚混加構造柱、柜架輕板的建筑結構等等。

現在唐山市地震監測預報工作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應急體系建設很周密,建立了各類緊急預案,甚至救援物資儲備都一直沒有空缺過。

為此,有人如是評價,“在同類地震地質條件的地區,唐山是中國最安全的城市。”

篇章三 再造新唐山:藍色思路改寫煤都歷史

地震前,唐山具備所有重工業城市的弊病:污染重,工廠住宅交錯混雜,城市基礎設施落后。

而一場毀滅性的地震災難讓它率先嘗試了現代城市規劃的成果:唐山從城市功能分區、完善配套的生活區域,到市政公用設施、城市綠化系統,都力求改變傳統重工業城市的混亂局面。

唐山人正在“用藍色思路改寫煤都歷史”,依海強市、以港興市,全力打造沿海經濟隆起帶,在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中再造一個新唐山。

城市新目標:海洋經濟強市

唐山是中國知名的煤都,1877年開平礦務局成立,奠定了唐山以能源、原材料為主導的城市工業的基礎。“因煤而生”的唐山,也是“因煤而發展”。

為了顯示出未來發展的無窮潛力,如今,唐山市把發展的理念轉移到了科學發展的軌道上,從傳統的“黑色產業”(煤炭鋼鐵等)向“藍色產業”(海洋經濟)轉移,并確立了以市區和曹妃甸生態城為雙核,北部山前城市帶、南部臨海城市帶協調發展的“雙核兩帶”城市空間新布局。

唐山位于渤海灣的北岸,是中國首批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周邊有190多公里的海岸線。在這種情況下,唐山市提出了“面向海洋、走向世界”的戰略轉型思路。唐山的新目標是成為港口城市,建成一個海洋經濟強市。
              

為了在打造河北省沿海經濟隆起帶中發揮帶頭作用,唐山市積極推進生產力布局向沿海轉移——

2003年,唐山市在南部沿海正式開工興建曹妃甸工業區,這意味著唐山市經濟轉型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該工業區擁有天然的深水港,2005年底,兩個25萬噸的礦石碼頭已實現國際通航,其它幾個國際航運碼頭正在洽談之中。唐山市政府給曹妃甸工業區定下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發展目標;打造“中國北方的鹿特丹(世界最大的港口城市)”,這已寫入中國未來五年的重要發展規劃。
唐山港京唐港區成為渤海灣迅速崛起的一顆璀璨的港口新星。作為中國北方的重要出海口,唐山港京唐港區已與國內外120多個港口實現通航,打開了通向世界的大門,2005年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3300萬噸,躋身全國港口20強。

戰略布局:沿海“四點一帶”

唐山市遵循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規律,打破行政區劃束縛。這個城市未來發展最重大戰略布局是:以港口為依托,以園區建設為載體,以發展臨港產業為特色,實施“四點一帶”戰略,統籌沿海一線開發建設。“四點”即曹妃甸新區、樂亭新區、豐南沿海工業區、蘆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帶”即貫穿“四點”形成的沿海經濟隆起帶。

曹妃甸新區是“四點一帶”的核心和龍頭,將建成能源和礦石等大宗貨物的集疏港、中國北方新型工業化基地、商業性能源儲備基地、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區、中國北方商務休閑之都和生態宜居的濱海新城,重點發展現代物流、鋼鐵、石化、裝備制造和海洋化工產業,同時帶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服務業快速發展。

樂亭新區建成精品鋼材生產基地、煤化工產業基地、臨港裝備制造產業基地、濱海旅游勝地和市區產業轉移承載區,重點發展港口物流、精品鋼鐵、煤化工、裝備制造、生態旅游等產業。

豐南沿海工業區建成裝備制造業基地、新型建材基地、市區產業轉移的承載區、曹妃甸新區與天津濱海新區的產業對接與配套基地,重點發展裝備制造產業、新型建材產業。

蘆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唐津兩市區域合作的“橋頭堡”,曹妃甸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輻射的承接區,重點發展高新技術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自行車配件與五金制品產業。

據了解,今年年內“四點一帶”區域規劃正式啟動實施,將完成投入655億元,力爭用5至10年的時間,使其創造的GDP占到全市經濟總量的一半,再造一個新唐山。

新型城鎮化建設

唐山市圍繞建設適宜人居和創業的現代化濱海城市,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2007年全市城鎮化率達到49.5%。

目前,唐山市以拓展城市空間,完善城市功能,突出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品位,構筑新型城鎮化發展格局。從唐山市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看到唐山正全面實施“14421”工程,努力打造魅力唐山、宜居唐山。“14421”工程具體如下。

一號工程:加快震后危舊平房改造和經適房、廉租房建設。

四大主體功能區:曹妃甸生態城功能區,抓緊啟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爭取3-5年形成基礎框架;鳳凰新城功能區,抓緊啟動總部基地一期、規劃展館、青少年宮等項目,規劃建設一批體量大、造型新、功能全的標志性建筑,盡快形成大規模開發建設熱潮;南湖生態城功能區,啟動拓展湖面、環城水系建設工程,加快推進地震遺址公園、國家礦山公園等重點項目建設;空港城功能區,開辟唐山通向世界的空中通道。

城市四化:深入推進城市綠化、亮化、美化、凈化。

兩項改造:啟動市區企業搬遷改造工程,加快推進市區城中村改造工程。

一個空港:力爭唐山機場盡早實現民航正式通航。

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進程

為全力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唐山市以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色為重點,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完善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下大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廣普及沼氣、太陽能路燈、吊炕、秸稈氣化等新型能源和生態循環農業建設,讓農村“富起來、暖起來、亮起來、樂起來、循環起來”。

為加快城鄉一體化步伐,唐山讓農民工進城“無障礙”。今年主要從5個方面加以落實:農民工進城落戶無障礙,凡是在唐山有合法固定住所、職業穩定的農民工,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均可在唐山落戶;農民進城就業無障礙;農民工子女就讀無障礙,只要在唐山市城鎮取得暫住證的農民工,其子女就近入學,享受與城鎮居民子女同等待遇;農民進城公共交通無障礙;農民進城就醫報銷無障礙,健全完善覆蓋城鄉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系統,參合農民到城市看病實行“出院即報”。

在城鄉路網方面,唐山實施北新道綜合改造,新建延伸朝陽道等15條道路、翻修銀河路等9條道路;加快城鄉干線公路建設,確保城市外環線、唐曹高速、沿海高速連接線全面建成通車,唐豐快速路等8條公路全面開工,謀劃建設沿海公路等6條公路,實施農村公路“123”工程,構建快速便捷的城鄉現代化交通網絡。

有人說,對唐山這座浴火重生的城市來說,沒有什么不可能的。唐山要用經濟發展的成就來告慰罹難同胞,城市的變化仍將繼續。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