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目前,我國已進入城市化的快車道,有關城市化的各種名詞層出不窮。為此,本刊特開辟“城市化小詞典”欄目,對在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名詞進行釋義。
【世界城市化進程類型】
世界各國的城市化進程,其具體內容紛繁復雜,各有特色。從不同角度,國內外相關專家總結出了以下幾種主要類型:根據城市化過程中主導力量的不同,可以分為政府主導型城市化和自發原始性城市化;根據城市化結構和規模則可以分為小城鎮模式、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模式,以及大中小城市相結合模式;根據城市與工業化的關系,又可以分為同步城市化模式、過度城市化模式、滯后城市化模式和逆城市化模式。根據城市的空間關系,則又可以分為分散型城市化模式和集中型城市化模式。此外,根據城市化的結構層次還可以分為繼續城市化模式、延伸城市化模式、遞進城市化模式以及跟蹤城市化模式。
【集中型城市化】
所謂集中型城市化,簡單地說就是農村人口和非農經濟活動不斷向城市集中,使城市人口數量占總人口數量的比重提高,城市人口密度不斷增大。這是一種社會經濟活動從空間上的由分散狀態向集中狀態發展的城市化過程。在表現形態上,它主要體現在人口的不斷集中和第二、第三產業的聚集過程,并由此引起城市的社會性、經濟性以及密集性不斷擴大,從而導致人們的經濟活動和生活方式趨于多樣化和豐富化。總體上來說,大多數發達國家都是采用集中型城市化模式來完成本國城市化的。
【分散型城市化】
所謂分散型城市化,即指城市的社會性、經濟性和密集性向城市郊外或更遠的農村地區擴散,城市的職能或經濟活動逐漸向外延伸。它實質上是一種以發展中小城市化為主的城市化模式。隨著大城市人口的增長和經濟活動集中程度的提高,城市中心的交通、環境、住宅等開始處于相對飽和狀態,在此情況下,這些職能部門以及與之相關的部門開始向城郊地區大量移動,并由此帶動城市周圍及相關農村區域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在大城市這種帶動、輻射作用下,逐漸形成以中心城市為核心周圍布滿中小城鎮的大城市區,在區域農村人口逐漸城市生活方式的同時,中心城市人口不斷向大城市區域擴散。城市內部結構也開始由集中趨于分散,城市中心人口不斷減少,郊區人口數量不斷增大。一般來說,許多特大型城市周圍出現的衛星城鎮都是分散型城市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