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8-27 09:15:0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張一琪
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的垃圾桶一般都會分成兩類:一個專收可回收垃圾,一個專收不可回收垃圾。但真正能夠將可回收的與不可回收的垃圾分開的人,少之又少。所以經常會看到,在不可回收的垃圾桶中出現很多可回收的垃圾,反之亦然。
近些年,環保事業所面臨的形勢日益嚴峻,國家在環保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不斷出臺。垃圾分類就是推動環境保護的一個重要手段。近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展情況。據了解,全國46個重點城市均已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設施體系建設,多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初見成效。
但這遠遠不夠,伴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進行,會有更多的人口進入城市,解決好垃圾分類問題刻不容緩。政府不僅要擔負起自身責任,更為重要的是促進民眾形成垃圾分類的意識,養成不亂扔垃圾的良好生活習慣。因此,應該來一場垃圾分類的全民教育,培養民眾垃圾分類的意識。
培養垃圾分類的意識,首先應該讓民眾學會辨別垃圾。正如上文所述,在最為基礎的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垃圾分類上,不能分清的人依然不在少數;更別說更加細致的分類。應按照國家制定的垃圾分類標準,向民眾宣傳普及各類垃圾知識,讓民眾在家中就可以對產生的垃圾進行分類,最終方便回收。
培養垃圾分類的意識,應該讓民眾認識并享受到垃圾分類的好處。垃圾分類對于環保有著重要意義,而普通民眾不一定明白其中的利害關系,所以要大力宣傳垃圾分類對于環保的好處。廣東東莞某社區將廚余垃圾與其他垃圾分開回收,廚余垃圾經過處理之后成為有機肥,社區就每個月向居民派發一次有機肥,供大家在栽花種草時使用;有更多需要的居民可以直接向社區提出,隨時領取。由于在處理垃圾的同時也得到相應的回報,這個社區的居民更有動力參與垃圾分類。
培養垃圾分類的意識,應該鼓勵民眾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實踐中。這個參與,不僅僅是讓民眾成為垃圾分類的執行者,也要吸引民眾成為垃圾分類的傳播者。比如可以邀請民眾參觀垃圾回收廠,邀請民眾對垃圾分類建言獻策……讓民眾培養主人翁意識,真正把垃圾分類當成自己的事,這樣垃圾分類才能長期堅持下去。
進行一場垃圾分類的全民教育,目的是在全社會取得支持垃圾分類的共識。有了共識才有共同行動的基礎,才有推動行動的合力。有了人們的共同行動,才能把垃圾無序投放所造成的環境破壞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