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和深圳市綜研軟科學發展基金會發起主辦的“2018綜研基金·中國智庫論壇暨綜合開發研究院北京年會”于6月9日在京舉行。深圳市綜合開發研究院是全國25家國家級智庫之一,今年北京年會的主題是“改革開放40年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本次高端學術論壇,旨在為內地、香港、澳門專家學者、業界代表搭建交流與對話平臺,針對新時代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挑戰與機遇等熱點話題進行研討,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論壇回顧了改革開放40年廣東珠三角與港澳互動發展、合作發展、協同發展的經驗,展望新時代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前景及其在“一帶一路”建設、創新驅動發展模式探索、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中的責任擔當,探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基本策略和有效途徑。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主持年會,他在作主題發言時建議:粵港澳大灣區能不能就叫中國大灣區。他表示,大灣區本身不是一個地方的事,是一個重大的國家戰略。現在國外很多投行直接用中國GBA(Greater Bay Area)來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因為用英文表達廣東、香港、澳門大灣區(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有點長,為了通俗易懂也理應成為中國的大灣區。
郭萬達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近期即將公布,應明確發展成為一個世界級的都市圈、城市群。他認為,其中通勤就是最重要的標準,應當推動空港、高鐵、城軌、地鐵的有機銜接,應當減少粵港澳地區的流動限制,建立粵港澳大灣區自由貿易區聯盟,促成港澳和廣東省三個自貿區的全面對接。將來整個大灣區要有高層的協調,制度的協同非常重要,否則光靠地方很多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港澳關系、城市化發展、國家進一步開放、國家體制改革以及科技發展進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將為港澳地區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推動城市化的深入、解決城市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助于結合港澳兩岸三地制度、貨幣政策的有效結合,推動進一步改革發展的步伐,結合大灣區主要城市的特點整體提升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深圳市綜研軟科學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周若洪表示:2018年是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啟動之時。在改革開放40年歷史背景下總結粵港澳三地合作、協同發展的成功經驗,在本世紀中葉實現“兩階段”發展目標框架下展望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前景,具有重要意義。
深圳市決策咨詢委員會專職委員劉忠樸表示,粵港澳地區的城市空氣質量在國內來說相對較好,但是與美國紐約灣區、美國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世界三大灣區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在10年之內難以企及。比如深圳2017年PM2.5年均值是28微克,三年之內是不可能降到20微克以下的,難度非常大。但建議粵港澳大灣區在未來堅持“藍天行動”,盡快采取減排措施,進行整體的環境承載力研究,則空氣質量可以達到或接近三個世界級灣區水平,能源結構也將越來越接近三個世界級灣區的結構。
談及人才要素流動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表示,大灣區畢竟是中國版圖的一部分,這個區域首先是開放的區域,除了對世界開放,更重要的是希望對全體中國人開放,這或將涉及到公共服務制度、體制的設計問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說:大灣區人員和一些生產要素的流動問題,要有一盤棋整體的考慮。由于9個地區本身還是二元經濟結構,差異比較大,未來提高人員的素質,打破城鄉之間的體制機制的人為障礙,打破區域之間市場人為的分隔,這都是我們要做的,要修煉內功。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確實具備了擔當中國全球科技創新中心角色的初始條件。粵港澳之間的互補性要比京津冀和長三角之間的互補性強。
在黃群慧看來,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在制造業的產業鏈條中應當扮演不同角色。京津冀可能偏前端,在原材料、理論、概念形成階段具有優勢,長三角適合在真正制造環節發力,粵港澳大灣區更偏向最后制造端,建議把粵港澳大灣區建成一個制造業與工廠集聚區。
會上,來自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澳門基金會研究所等國內一流的專家學者,分別就粵港澳三地合作的成功經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點與其在開放型經濟中的作用、構建大灣區跨區域多層次協同機制等主題展開討論與交流。來自研究機構、各大企業和媒體代表約130余人受邀參加本次論壇。
論壇期間,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了有關粵港澳大灣區的系列研究成果,旨在從第三方的智庫視角,解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與建設路徑,為推動大灣區的發展建言獻策,具有較強理論價值和實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