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7-11 09:06:17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鄧海建
據7月7日《錢江晚報》報道,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宿管中心隱藏著一位文學高手,叫湯杏芬,同學們都叫她“湯阿姨”。她6年創作了6部中長篇小說,總共200多萬字。其中最熱門的一部,網絡點擊量達到44萬人次。連文學教授看了都不敢相信,小說出自業余文學愛好者之手。
有人說,宿管阿姨這個群體果然是藏龍臥虎。前有“港大三嫂”,后有“杭電湯阿姨”。他們或者是勵志的“掃地僧”,或者是體己的家里人,都或多或少地影響著孩子們的一生。
相較于200多萬字的文學創作,更叫人感懷的是湯杏芬在本職工作上的小創意和小心思。比如,她把宿舍樓下的小黑板和自創的小紙條演繹成教育的大舞臺,“做宿管工作,面對95后學生,說教是沒用的,學生完全無感。”她會在小紙條上寫——“帥哥出門,切記整衣冠,眼離手機,昂首挺胸!為嘛?前方美女出沒,盯著手機,錯過回眸一笑,可惜!衣冠不整,錯失美女青睞,不值!”……如此亦莊亦諧、風趣幽默,學生們既能從手寫的字條中感受到關懷之暖,亦能入耳入心。
遺憾的是,這種貼心的教育在時下并不太多,不少高校學生與教育者之間的關系似乎總是隔著一層東西。相比之下,湯杏芬與孩子之間的這種小紙條關系,可能更契合師道尊嚴的本意。
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一書中說:“教育本身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類似“杭電湯阿姨”這樣的宿管工作者的所言所行,對職業教育者來說至少有兩重啟示:一是要了解被教育者,要交心而不是灌輸。95后學生的生活狀態、語言范式、思想情緒,自有他們的特點,指望一把鑰匙開所有的鎖、一套理念教所有的學生,不太現實。二是要愛學生,出于本心而非敷衍。我們常聽一些教育工作者抱怨現在的孩子難管、難教,但是,是不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能真心傾聽學生想法、誠心對待學生呢?換句話說,教育如果非要分出“分內事”和“分外事”,恐怕只能淪為機械主義的操作。
許多年前的港大,新生都會學一首《宿舍之歌》,其中唱道:“大學堂有三寶,旋轉銅梯、四不像雕塑和三嫂。”也許我們都該明白:常識能改變一個人的學歷,精神才能改造一個學生的修為。每年人來人往的高校,有多少靈魂為之震撼、為之駐足,這或許比就業率和薪資榜更值得玩味。宿管阿姨為何屢成網紅?大概只是因為在高校這個偌大的江湖里,她們切切實實貼近了學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