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6月29日,“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農民工的貢獻與發展學術研討會”在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倉前大樓舉行,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就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農民工的貢獻與發展主題展開探討。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院黨國英表示,現有城市化水平可能被低估,應對城鄉區劃制度作出適當改革。
黨國英認為,現實中我國農村大量的所謂農民,是不真正下地的“地畔農民”。他說:“我國現有城市化水平可能被低估。按照國際上替代城市概念的‘人口稠密區’概念,我國不僅絕大部分建制鎮是屬于城市范疇,就是一些村莊也屬于城市范疇。”
我國自耕承包地以及租地經營的人口,現在應該在4億左右,而實際的城市化率估計已經達到65%以上。這意味著,今后每年需要進城的實際人口應該顯著小于1500萬人,待“城市化”的人口也不是3億,而不到2.3億。
黨國英表示,如果我國對城鄉區劃制度作出適當改革,降低城市門檻,城市人口總量就會顯著增加。通過改革,一批村莊,特別是建制鎮所在地的居民點,應該被劃為“縣轄市”。將“市管縣”制度撤銷,再將農業比重較大的縣做大幅度的合并,例如陜西秦嶺以南的25個縣區,可以合并至7、8個,全國合并到800個以下,就可以全面推行“省直管縣”,并在每個縣里發展幾個“縣轄市”。全國各類城市發展到3500個左右,這樣也不需要將每一個建制鎮當做“城市”,就是踏踏實實的農村鎮,全國這種鎮可以有3-5萬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