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擁有數不勝數的咖啡店,但位于靜安區的這一家無疑是其中最“任性”的。在精心布置的柔和光線之下,它只供應4種咖啡,且一天只營業4個小時。它的門口甚至攔著紅繩,告示里提醒,“非經營場所,不對外營業。” “準確地說,這里不是普通的咖啡店,而是‘自閉癥實踐基地’。”咖啡館創始人曹小夏說,“做咖啡不是核心,跟人交流才是。”(6月13日《中國青年報》)
自閉癥患者被稱為“冰箱里的孩子”,表現為語言及社會交往刻板行為、智能障礙等特征,而教育和訓練干預是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療方法,這家“自閉癥實踐基地”的咖啡店便是通過賣咖啡、服務形形色色顧客的形式幫助年輕的自閉癥患者受到職業鍛煉,學著獨立跟陌生人打交道,進而融入社會。
這個過程是漫長艱難的,例如,非常簡單的微笑鞠躬說“歡迎光臨”,老師便用了80分鐘的時間,且以后還要每天重復訓練以免忘記,但老師和“顧客”們不厭其煩。在這里,價值兩萬多元的咖啡機是愛心人士贊助的,那些產自意大利、巴西、云南的咖啡豆也都有人定期送來,位于市中心的場地由共青團上海市委無償提供,可見為了幫助這些患者走出自己孤獨的世界,慈善人士及相關部門不遺余力。迄今已有4000多人報名來當“顧客”,人們一起用愛心、耐心和寬容為這些孩子營造出仿真的溫馨世界。
然而,僅有愛心是不夠的,將自閉癥患者特殊對待,過分寬容會讓整個探索失去意義。走出這間特殊的咖啡店,他們要面對的真實世界要復雜得多,這就需要更專業的指導,更科學的訓練,更長的等待,以及更多力量的支撐。
自閉癥患者“工作”咖啡店的實驗效果讓人驚喜,短短幾十天,多數店員已經能主動走向顧客,熟練地完成點單流程,并試著跟顧客交談。與人溝通的能力顯著提升,一部分人已經能脫離父母,自己去坐地鐵上班,這是不敢想象的破天荒的進步。然而,他們僅有8個店員,而很多地方也并沒有這類特殊意義的“咖啡店”。
與有希望的“8”相對的,是一個更加龐大、令人擔憂的自閉癥譜系群體。據《中國自閉癥兒童發展狀況報告》推算,中國自閉癥患者可能超過1000萬。而大齡自閉癥患者的就業“還在民間自行探索階段”。這8個店員無疑是極其稀少的幸運兒,更使得這家特殊的咖啡店具有重大的樣本意義。
政府要給予自閉癥患者以最大關注和資金支持,指導并扶助有關機構開展對自閉癥的醫療科學研究,喚起“更多的社會主體”長期關注,幫助日漸長大甚至老去的自閉癥患者,幫助他們改善病情、提高生存能力和自理能力,提升生活質量,乃至融入社會。希望全社會都能對自閉癥有足夠的了解和科學認知,平等、寬容、友愛地對話溝通,共同探求解決之道,并將此類探索延伸到其他殘障人士方面。而關愛弱勢群體,培養現代公民的愛心和公益熱情,向殘障人士、弱勢群體張開溫暖的懷抱,當是文明社會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