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7日,廣西、廣東、海南三省區在廣西南寧聯合召開《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并宣布,面向東盟,服務“三南”(西南中南華南),以南寧、湛江、海口為中心共同建設宜居宜業的藍色海灣城市群。至此,海南與周邊省市的抱團合作,進一步緊密。
“海澄文”一體化經濟圈
海口、澄邁、文昌合力“海澄文”一體化綜合經濟圈是海南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板塊的重要內容。文昌鋪前大橋對進一步完善區域公路網絡,發揮海口輻射帶動功能,促進海澄文的旅游資源開發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一宏偉工程爭取在2018年年底建成通車。
海南、廣東聯手突破瓊州海峽交通瓶頸
今年春節返程時,7萬人因“霧鎖”瓊州海峽被迫滯留海口的情景,至今仍是話題。從大年初五開始,上萬輛過海車輛積壓導致交通擁堵,那幾天出島的所有航班被秒搶一空,價格飆升至萬元以上。
作為旅游熱門的海南,經常在旺季遭遇了“海陸空”回家難的尷尬。這一現象暴露了瓊州海峽的運力瓶頸。
瓊州海峽是海南島與大陸之間的狹長水道,也是繁忙的海上運輸“黃金水道”。數據顯示,海南省約90%以上的居民生活物資和瓜果蔬菜,以及約30%的旅客通過瓊州海峽進出海南島。每年春節,入島自駕游車輛都保持15%以上的幅度增長。2015年春運通過瓊州海峽進出島的車輛39.1萬輛次,2018年春運超過83萬輛次。預計到2020年、2030年,瓊州海峽的吞吐量將分別達到300萬輛車次、1700萬人次和480萬輛次、3000萬人次,運輸壓力巨大。
為緩解運力緊張的狀況,近年來,海南海口的新海港和廣東湛江徐聞的南山港都開展了相關規劃和建設。在海南省,2015年新海港客貨滾裝碼頭一期工程已正式投入運營,二期也已開工建設,預計全部三期工程將在2018年底前完工,總投資超過40億元,年通過能力為車輛320萬輛次和旅客2160萬人次。
為拓寬瓊州海峽大通道,提高兩岸港口的通過能力,海南省投資近90億元打造海口新海港、廣東省投資近15億元打造徐聞南山港,縮短海上航程至12海里。海南、廣東還聯手實施兩岸港航資源跨省大整合,爭取在2018年底實現兩省港航一家,實現統一規劃、統一經營、統一售票結算等目標。
海南、廣東兩省還制定瓊州海峽半小時交通圈的建設計劃,研究引進高速船、水上飛機、直升機等,豐富瓊州海峽大通道的交通運輸方式,計劃2019年前投產運營。同時兼顧未來“高鐵進港”“高鐵過海”的多種交通方式無縫銜接,擬于“十三五”期間全部建成。
湛江—海口跨海通道正處于前期論證,力爭在近年完成跨海大橋的前期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