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搶人”大戰,真正缺乏人才的農村咋辦?(5月18日《人民日報》)
人才問題是“三農”問題中的一個突出問題。眼下,全國許多大城市都在搶人才,推出的落戶條件一個比一個優越,想要“逆流而動”,引導人才流向農村絕非易事。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基層黨委政府引進先進人才,培育本土人才,留住本土人才,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才能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重視人才、發揮人才的作用要以需求為導向。各地區在改革發展中存在什么樣的問題?需求在哪里?要以此來作為導向,精準地引進和吸納人才。城市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各種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都有大批優秀人才處在退休狀態,他們身體健康,精力旺盛,沒有負擔,但許多人無所事事。而且所有單位都有服務于退休人才的“老干部局”、“老干辦”,有現成的組織資源。如果以自愿為前提,有組織、有計劃地推動這些退休人才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一定可以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揮重要作用。
各地要搭好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平臺,讓他們能夠真正地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吸引支持企業家、黨政干部、專家學者、醫生教師、規劃師、建筑師、律師、技能人才等,通過下鄉擔任志愿者、投資興業、包村包項目、行醫辦學、捐資捐物、法律服務等方式服務鄉村振興事業。”應當說現階段愿意參與鄉村振興的各方面人才都是有的,要堅定不移地相信實踐出人才,工程出人才,項目出人才,基層出人才、實干出人才而不能把僅僅把文憑等同于人才。沒有經過實踐檢驗的文憑是靠不住的。很久以來一直有城市退休人才自發來到鄉村,類似報道常見于報端,官方也經常對其中優秀者、先鋒者公開表揚、表彰。這些人中有曾經的高級干部、知識分子,現階段,鄉村振興最需要的是優質教育資源,是能夠為每一個鄉村建設一所較高教學水平學校的教師。鄉村人才振興計劃應當優先考慮為鄉村學校引進高水平的教師。鄉村振興的前途掌握在農村中小學教師手里。如果能夠有意識主動安排城市退休的高層次人才到農村學校工作,也一定可以培養出一批高級人才。
在引進人才的同時,還要注重當地人才的培養和培育工作。既要重視存量,也要重視增量,切勿“引來了女婿,氣走了兒子”。人人都是“人才”、人人不可或缺,“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會成為現實。一要重視培養。根據本土人才的年齡結構和專業結構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培養。通過舉辦培訓班,或者開展企業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等多種形式,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通過參加一些高端的培訓,促進企業管理者之間的溝通,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二要實行獎勵。參照“人才獎”和“重才愛才先進單位”評選的內容和方式,在本土人才和本地企業中開展評比和表彰,對于獲獎的人才和企業給予獎勵。通過獎勵激發本土人才的創造力和工作熱情,激勵本地企業營造起重才、愛才、惜才,和不拘一格選用人才的良好氛圍。三要提供服務。關心本土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為他們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在人才房和人才公寓租售、養老和醫療等社會保障、配偶和子女就業入學等方面享受與外地引進人才同等的優惠待遇,切實為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實際困難。四要送上關懷。建立起本土高層次人才信息庫和本地企業家信息庫,在人才與人才、企業與企業、人才與企業之間搭建起溝通的橋梁。通過對信息庫的不斷更新和完善,全面了解人才及其家屬的基本情況,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送上政府對本土人才的關懷。比如生日時的一條短信、或是春節時的一張賀卡,這些細節,都能夠讓本土人才感受到政府的溫暖五要鼓勵參政。充分發揮政協“企業家協會”的作用,鼓勵企業家委員積極參政議政,這既是委員的權利,也是一種義務。通過組織企業家委員參政議政,及時地將社情民意傳遞到政府手中,通過建言獻策,為政府的決策提供參考,使政府的人才戰略在不斷改進和完善的過程中,真正起到鄉村振興的作用。
人才引進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將社會的治理結構、人才作用發揮等方面從系統性、全局性、整體性來考慮,切記不要通過簡單的物質刺激來引起人才的不合理和無序流動。人才麇集在大都市,都能找到施展才干的天地嗎?如果大城市人才大量積壓,而農村和邊疆地區人才大量缺乏,這是多么大的浪費!改變這一現狀,還需國家完善引導人才流動的頂層設計,相關管理部門和地方政府優化人才成長環境,創新用人機制,增強基層人才的獲得感和成就感。引導人才大量走向農村、走向邊疆,除了提倡待遇留人,還需要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這是一個加速變化的世界,每個人都會面對一個更加跌宕的人生。現在要做的是努力提高自己,積極擁抱時代變化,實現自身價值最大化,以后要維系城市發展,“搶人大戰”勢必要向普通人延伸,每個人都會有施展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