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展規劃司與云河都市研究院共同編制的《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7》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正式公開發行。該指標運用龐大的數據指標演繹世界格局的變化和城市發展的機理,促進城市智力水平的提升。
根據指標2017排行榜顯示,北京、上海、深圳不僅蟬聯綜合排名冠亞季軍,還各自蟬聯了社會、經濟、環境3個大項的全國榜首,可謂是各有千秋。北京在社會大項中以絕對優勢囊括生活品質、傳承與交流、地位與治理3個中項指標的全國第一;上海獲得經濟大項中經濟質量、城市影響,以及環境大項中空間結構3個中項指標的全國首位;深圳則在環境、經濟和社會3個大項中表現均衡,分別獲第1位、第3位和第7位。
廣州和天津保持著2016年的同樣位勢,分獲綜合排名第4和第5位。兩個城市在經濟與社會兩個大項中表現各具特色,但天津受環境大項拖累,屈居廣州之后。
重慶、杭州、蘇州、南京、成都分別名列綜合排名第6位到第10位。重慶由2016年的排行第8位上升至今年的第6位,成都超過武漢進入前10,武漢位居第11位。
導入衛星遙感數據 公布全國城市排名前150位
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由云河都市研究院院長、東京經濟大學教授周牧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展規劃司司長陳亞軍、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徐林領銜,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擔任首席專家,集結了由北京大學教授周其仁、國土資源部原副部長胡存智、日本學術會議會長大西隆原等一大批國內外頂級專家組成的強大專家團隊。
記者了解到,《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7》在2016版基礎上新增山南和哈密兩市,覆蓋全國297個地級及以上所有城市,評價方法上沿用2016版三重底線思維,延續“3×3×3”結構,從環境、社會、經濟三個維度立體的評價和分析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指標以簡潔明快的結構,對復雜的城市狀況進行全方位的定量化和可視化分析。排名公布也從2016版的前20位,增加到前150位城市。
周牧之介紹說,2017版對2106版133項指標數據進行了較大幅度的增補,更進一步強化了衛星遙感數據和互聯網大數據的利用,最終采用175項指標數據支撐“3×3×3”結構,確立了更多視角、更精確的指標體系。各大項采用的指標數據分別為環境大項56項、社會大項55項、經濟大項64項。“以環境大項為例,新增的衛星遙感數據更全面、更精確地把握了生態資源。2017版還改變了2016版在生態資源上注重對人均評價的傾向,更加注重對總量的評價。同時,鑒于空氣污染狀況有所緩解,2017版對空氣污染指標的權重有所調整。因此,對比2016版和2017版環境大項的排名,北京從20名之后,上升至第17名。”
人口密集地區(DID)概念納入城鎮化分析要素
對比2016版和2017版各章節內容發現,在中國城鎮化圖示分析部分,2017版的分析指標多達28項,較2016版增加10項,涉及從人口的規模、密度和流動性,到經濟規模、進出口、主板上市企業,再到降雨量、水資源、空氣質量、農地比率、森林覆蓋率、氣候舒適度,以及制造業、IT產業、高等教育、科學技術、文化娛樂等產業輻射力的各要素城市表現。這些圖示大幅度提升了從全國視野對各個城市進行要素分析的能力。徐林表示,城鎮化是中國經濟社會過去40年快速發展的動力之一,因為城鎮化本質上是個結構性改革問題,通過開放要素流動的城鄉和區域限制,促進了要素的自有流動和高效配置。“考慮到我國各類資源和要素的配置主要集中在城鎮化地區,因此提高城鎮化和城市發展質量,毫無疑問是支撐高質量發展最重要的領域。”
導入人口密集地區(DID :Densely Inhabited District,即人口密度在5000人/每平方公里以上的地區)概念,借助衛星遙感等高科技,對中國城市,以及城鎮化進行更準確的分析是該指標的一個重要嘗試。周牧之告訴記者,對中國城市研究而言,“密度”一直是一個重大盲點。通過導入DID分析發現,中國城市一方面在局部存在與其基礎設施水準和管理組織能力相比,DID人口密度偏高的“局部過密”現象;另一方面在建成區又普遍存在DID人口比率偏低,城鎮化水平還較落后的問題。這一結構性矛盾正是造成中國城市交通問題、環境問題、生活不便、服務業經濟欠發達等諸多問題的重要根源所在。
在徐林看來,大量城市常住人口不能市民化,造成城市內部的二元結構;無序擴張的城市空間和低效利用;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攤子過大、布局不夠合理;城市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不夠;城市規劃缺乏科學性和前瞻性;城市產業結構趨于老化,轉型升級偏慢,都降低了我國城鎮化和城市發展質量。所以,對中國297個地級及以上的城市用統一的指標體系進行評價,可以觀察城市發展質量方面的總體和專項差異,有利于形成城市發展質量的系統性觀測評價。
中心城市指數排名公布 前37位囊括所有直轄市、省會和計劃單列城市
繼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6年版聚焦大城市群發展戰略之后,2017年版將主報告的視點聚焦中心城市發展戰略,力圖通過科學評價城市中心功能,促進培育中心城市,助力中國城市決勝全球大城市化、超大城市化競爭。該報告分析顯示,1980年—2015年的35年間,城市人口增長250萬人以上的城市在全球有92座,其中有30座在中國。由此可見,中國急速的城市化、大城市化、超大城市化與全球趨勢高度同頻共振,而大城市化、超大城市化本質上就是中心城市的競爭。
2017版“中國中心城市指數”將“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中與城市中心功能評價相關性較強的數據重新組合為“城市地位、城市實力、輻射能力、廣域樞紐、開放交流、商務環境、創新創業、生態環境、生活品質、文化教育”10個大項,以此構建體現中心城市的價值體系和評價城市中心功能的指標體系。
記者發現,中國中心城市指數綜合排名前37位城市中,囊括了所有直轄市、省會和計劃單列城市,同時還有蘇州躋身其間。周牧之分析說,這37位城市也囊括了中國40.7%的GDP、54.4%的專利授權量、59.9%的貨物出口,還擁有全國42.7%的DID人口,72.4%的主板上市企業,充分說明豐富和強大的城市內容意味著龐大的城市人口,城市人口規模膨脹考驗的是城市的承載能力。通過發展和強化城市區域性、國家性、世界性的中心功能,提升吸引和聚集人、財、物的虹吸能力和承載能力是中心城市競爭的關鍵。“希望這套指標不僅僅是對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發展做的一次全面評估‘體檢’,也能為城市建設與發展提供可參考的綜合評價標準,為城市規劃提供可操作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