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而城鎮規劃和建設則是引導城鎮化發展的重要依據和手段。作為后發展欠發達地區的廣西,“十二五”期間應著力提高城鎮規劃和建設水平,以加快城鎮化快速健康發展。
一、完善城鎮規劃
編制體系,科學編制規劃
從區域整體協調發展的角度分析,我區城鎮規劃應做好三個層面的工作:
做好跨行政區域的城鎮群城鎮帶規劃。從目前廣西城鎮的空間格局看,“四群四帶”的城鎮空間已基本形成,但跨行政區域的城鎮體系規劃編制工作仍然滯后。城鎮體系規劃要通過對區域內各城鎮合理的分工與協作,打破行政分割,加強戰略性資源的保護和控制,引導產業、資金、人口合理地流動與布局,建設網絡化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以提高區域整體競爭力。這一點北部灣經濟區城鎮群的規劃給廣西其他區域提供重要的借鑒。
做好中心城市、重點鎮的總體規劃。總體規劃是指導城鎮發展的戰略性、全局性、方向性的依據。中心城市、重點鎮是區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是帶動城鎮帶、城鎮群發展的領頭羊。在城鎮總體規劃的編制中,要著眼于城鎮群、城鎮帶的發展目標,在更廣闊的空間領域研究資源的配置,分析城鎮的區位、經濟、人口、土地、環境條件,前瞻性地謀劃城鎮的發展定位、發展方向、空間布局等戰略問題,更要注重關系國計民生的各類設施的公平與均衡發展,以便更好地實現城鄉統籌發展。
做到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全覆蓋,加強專項規劃的編制。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深化和細化城市目標和用地布局,根據城鎮發展需要,做到規劃建成區內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全覆蓋;在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中還要注重規劃的可操作性、剛性和彈性的研究,更好地應對經濟快速增長過程中市場需求的變化;專項規劃的編制要注重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教育、公共衛生、醫療、公共空間、體育、交通、防災減災等設施的控制和預留,做到“重實際、成系統、有銜接”,以保障城市系統正常運轉。
二、城鎮建設要
突出特色,完善功能
塑造城鎮獨特風貌。城鎮特色是城鎮在形成發展中所具有的自然風貌、結構形態、文化格調、歷史底蘊、景觀形象、產業結構和功能特征的總和,代表城鎮的個性特征。一個獨具特色的城鎮,會提升自身的吸引力和影響力。要突出廣西大部分城鎮靠水而生、依山而建、綠樹環繞、歷史悠久、民族聚居的特點,營造城鎮的特色和個性。
完善城鎮功能。城鎮建設要以人為本,從提高城鎮居民生活質量著眼不斷完善功能。加快區域性重大交通設施的建設,加強城鎮道路交通、給排水、污水和垃圾處理、通訊、消防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高城鎮基礎設施現代化的水平;構建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網絡體系。中心城市要重點推進一批重要的文化、體育、博覽等項目,縣城要加快建設圖書館、文化館、體育館、影劇院、全民健身中心,建制鎮要建設綜合文化站、燈光球場、小型文化健身廣場。
三、加強管理,保障城市
規劃與建設的順利實施
堅持依法行政,讓公眾監督規劃的實施。規劃要真正成為管理調控的重要手段,就一定要堅持依法行政,認真貫徹執行《城鄉規劃法》和《廣西實施〈城鄉規劃法〉辦法》,嚴格按照規定進行項目的審批、許可等操作。借鑒先進城市的經驗,大力推行“陽光規劃”,制定的規劃要通過多種媒介公之于眾,一切審批許可過程都要在陽光下操作,接受公眾監督。
創新管理機制,完善管理機構。對自治區內的主要大城市,可借鑒國內大城市所實行的“大城管”方式。這一方式中,規劃、建設和城管部門是管理的主體,這三個部門要協調合作,整體聯動;城區范圍內的各級各部門都是管理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主體,將管理的任務劃分到城區各單位,同時發動市民共建共管。通過責任的分化與細化,實現精細化的管理。而對于中小城鎮,需要不斷完善規劃建設管理機構,出臺相關政策,明確管理機構的工作經費來源、人員配置標準、辦公場所、辦公設備等基本要求,保障管理的基本需要。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城市建設是以大規模的投入為基礎和條件的,在城市建設投入機制上要把市場融資、多元投入的通道打開。把政府的財政支出重點放在基礎設施、公益性項目上,充分發揮財政投資的杠桿作用,通過部分投資、貼息、信貸擔保和減免稅等多種方式 吸收社會投資。努力爭取國家發行我區建設債券,并建設相應償付機制和加強管理監督。充分發揮政府授權的投融資平臺作用。大力推進城市經營,盤活現有城鎮資產。
(作者系南寧市城市規劃設計院高級規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