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2-06 13:05:55
來源:東方網 作者:蔡正青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隆冬時節,一堆鵝卵石可以做什么呢?很多人都對鵝卵石們視而不見。在祖國西南邊陲云南省紅河州,鄉村教師包春雷帶領孩子們,給出了最有溫度和智慧的回答。在老師包春雷的帶領下,孩子們用鵝卵石作出幾十件有靈性的藝術品,換來了30多件過冬的羽絨服。(2月3日央廣網)
包春雷,一名鄉村美術教師,沒有局限于教孩子坐在教室里在紙上作畫。而是把孩子帶到大自然中去,鄉間綠野,帶著孩子們傾聽小溪的流水聲,買來顏料和畫筆,撿石頭、洗石頭,在石頭上作畫,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一幅多美教學景象。這別具一格的美術課,同時讓孩子真正懂得了如何去審美,如何在生活中創造美。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孩子撿石頭、洗石頭,不僅僅是臨摹更多的是藝術創作,美術課教學沒有紙上談兵,實打實地開展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在實踐中出真知,這種真知可能是終身難忘,牢不可摧。讓孩子們懂得藝術來源于生活。
在包春雷的細心教導下,孩子們很快掌握了鵝卵石作畫的技能,并且想象力豐富,很多作品都畫得栩栩如生。來自于學生之手的藝術珍品,凝聚著老師和孩子們的智慧和創作靈感,凝聚著孩子們的幸勤勞動和感恩的心。在一件件藝術品的面前,在人們的稱贊聲中,讓孩子們懂得勤奮和付出是有回報的,同時讓孩子養成愛勞動愛生活的良好習慣。
包春雷老師聯系愛心人士,將學生的一件件石頭藝術品換得30多件羽絨服,在隆冬季節,孩子穿上精美的能夠御寒的羽絨服,格外溫暖,格外高興,在這個冬天孩子們不再寒冷。讓孩子們從小懂得,貧窮并不可怕,依靠自己的雙手完全可以改變貧窮。有利于培養孩子的正確價值觀。
孩子們用鵝卵石精心創作幾十件有靈性的藝術品,換來了30多件過冬的羽絨服,未必是等價交換,但這是一群孩子和愛心人士之間實實在在的良性互動,是藝術和善行的碰撞,這也將激勵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捐贈的行列中來,“眾人拾柴火焰高”。
包春雷老師“鵝卵石換羽絨服”代表他的一片匠心,美術實踐課有極好的創意,是成功的教育教學案例,作為其它學科的老師也應從中得到啟發。不僅如此,“鵝卵石換羽絨服”對于貧困地區的扶貧工作有一定借鑒作用,脫貧不是等靠要,而是要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價值,變“輸血”為“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