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作為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突破口,自2016年全面推廣以來,已在全國范圍內誕生了數量眾多的特色小鎮。
據地產數據研究機構克而瑞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共有2000余個小鎮被官方列入創建行列,其中既包括住建部已公布的前兩批403個特色小鎮,還包括其他部委各自垂直領域的小鎮、省級行政單位公布的省級特色小鎮,以及企業主導操作的小鎮項目。
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徐林認為,對于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而言,最為重要的關鍵點就是打破城市和鄉村之間的二元結構界線,而特色小鎮建設,就有利于在這樣一個合理的空間范圍內融合城市功能和鄉村功能,進而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
然而,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受市場認知與操作錯誤等因素影響,特色小鎮建設也開始出現一些概念不清、定位不準、急于求成、盲目發展以及市場化不足等問題。
對此,2017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18年經濟工作時提出,要“引導特色小鎮健康發展”。事實上,這也是“特色小鎮”一詞首次出現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
北京榮邦瑞明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合伙人楊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總的來看,在管理層推出前兩批示范項目并充分總結市場經驗后,預計隨著此次政策的出臺,未來特色小鎮建設將更加規范化,而這也有望成為房地產企業的轉型上岸點,尤其是在投 資建設治理過程中,更是可以引入PPP模式,使房地產企業在原有的二級開發貸、基金融資的基礎上,增加PPP項目融資渠道,有助于房地產企業進一步打通融資渠道。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PPP研究所所長彭程認為,PPP模式不僅是一種投融資方式,在宏觀上更是一種現代化的治理方式,可以說對特色小鎮的長遠科學發展非常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