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評論員:人們每天接到的讓人不勝其煩的騷擾電話中,以標題所示的問話居多。這種隨機放貸的電話,常常讓人狐疑滿腹:不是說中小企業貸款難么?這種相當于在大街上拽住一個不認識的人問要不要錢的電話,為什么不打給這些缺錢的企業?再者,以現有的誠信及其維護體系,生意參與方甚至連面對面交易還心有忐忑、生怕被騙,怎么電話“送錢”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就不怕遇到“慣賴”?然而,反過來想,如果這些電話全是設局,那又為何既不見民舉更不見官究,因而可以長盛不衰?
上周末(12月16日),媒體的報道可為上述疑問解開部分謎團。據媒體報道,銀監會非銀部在近日下發了《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要求地方銀監局對轄內消費金融公司進行風險提示。銀監會關于整頓“現金貸”的通知,禁止消費金融公司通過P2P網絡借貸、撮合等任何方式為無放貸業務資質的機構提供資金發放貸款,也不得直接投資或通過理財等變相投資以“現金貸”“校園貸”“首付貸”等為基礎資產發售的(類)證券化產品和其他產品。
由此通知可知,消費金融公司的“現金貸”業務,是現時金融亂象的源頭之一,也是為人詬病的什么“校園貸”乃至所謂“裸貸”的肇因之一。這些亂象背后的金融活動,或者在監管的邊緣地帶“打擦邊球”,或者利用規制的空白而大行其道,更有甚者則是違規違法而行,早就到了應該嚴格監管,依法健全規制、法制的時候了。
當然,有關這些以各種名目出現的高利貸如何放出、又如何收回本利的疑問,媒體也給出了部分答案:暴力催收是高利貸得以通行的基礎。據媒體報道,許多放貸者都有自組的催收團隊。這些“專業”催收團隊,一不求官,二不求法,而是自己解決問題。而這些催收團隊自覺比官令和法律還“靈”的地方,就是靠暴力、恐嚇、侮辱、誹謗、騷擾等方式催收貸款。這就在金融亂象之外,又添社會秩序亂象。
這些亂象,其蔓延規模和嚴重程度顯然已經引起相關主管部門的注意。除上述“通知”以外,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11月曾下發《關于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的通知》,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也在12月8日下發了《關于印發小額貸款公司網絡小額貸款業務風險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旨在清理整頓行業亂象,劃定從業機構應該遵循的紅線,為下一步治本贏得時間。
一般而言,對借款人以現金形式放貸,放款所需時間短,且借款期限短的小額借款平臺的放貸被視為“現金貸”。“現金貸”的風險在于,目前“現金貸”資金使用方與供資銀行合作的模式存在極大風險,“現金貸”的催收一旦出現問題,產生資金鏈斷裂的情況,將導致銀行系統出現整體性的金融風險。目前存在的“現金貸”借款利率偏高、多頭借貸、暴力催收等情況,已經開始顯現出“現金貸”的風險,相關部門在不長時間內連續發文規范和監管P2P領域的金融活動,無疑是阻滯風險的必要舉措。
在整頓“現金貸”的同時,相關機構也有必要審思中國金融體系存在的結構性問題,研討并著手建構中國的普惠性金融體制,為資金找到升值的出路,讓需要錢、且可能為資金帶來升值的人有合規合法渠道取得資金。這就需要相關主管、監管部門在加強規制管理和監管的同時網開一面,讓資金自由且充分地流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