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南方日報:也該將騷擾電話納入共治議程
時間:2017-08-25 09:35:08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王慶峰 

    騷擾電話正成為全社會的“牛皮癬”。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數據,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該中心收到舉報涉嫌騷擾電話月均量約1.6萬件次。這還只是舉報量,實際發生量更難以估量。有統計顯示,僅僅去年“雙十一”期間,某安全軟件每天攔截騷擾電話就達1.6億次,日均攔截垃圾短信數量達9011萬次。騷擾電話已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頑疾。

    新華社近期一篇調查報道指出,騷擾電話已形成利益產業鏈,但相關監管卻不到位,部分地區公安、工商、網信、運營商等均表示不歸其管。追問監管缺位的形成原因,對騷擾電話沒有定義是不能被忽視的。在現行法律框架下,“騷擾電話”尚未被明確為法律名詞,一定程度上凸顯了它的復雜性。一則,電話推銷是一種合法的營銷方式,到什么程度才算“騷擾”具有主觀性,當前主要靠消費者自發標記的形式來體現;二則,騷擾電話包含電信詐騙,自去年徐玉玉案發生以來,最高檢先聯合最高法、公安部出臺《關于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后與最高法出臺《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了電信詐騙的一般情形和追責機制。以上,在合法和違法之間形成“灰色地帶”,導致一般意義上的騷擾電話成了監管盲區。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騷擾電話是無解難題。去年送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三條明確規定:“未經消費者明確同意或者請求,經營者不得向消費者的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等通訊設備……發送商業性電子信息或者撥打商業性推銷電話”,其中提出把“消費者同意”作為前置條件的思路就頗為可行。只有解決了“打給誰”的問題,才能依次捋清“誰在打”“怎么打”。先說“誰在打”,如果消費者未曾授權即收到電話,對方就已構成“騷擾”嫌疑,尤其在沒有告知聯系方式的前提下,對方如果通過信息購買的方式獲知,更可追究刑事責任。又如“怎么打”,保監會規定電話銷售時間并全程錄音就有啟發價值,其思路是充分考量消費者感受。此外,對于“呼死你”“一聲響”等反復撥打、用不同號碼轟炸性撥打等,也應出臺具體舉措。

    將騷擾電話納入監管后,如何保證有效落地,需要形成全社會的治理合力。首先是網絡和電信運營商負起管控責任。此前一些騷擾電話之所以大行其道,網絡虛擬號碼以及電信非實名號碼的泛濫是一大原因。對此,可從號碼管控源頭入手,嚴格限制一張身份證的登記卡數,限制電話呼出次數和時間,有需要可另行申請。其次,一些商家和信息收集單位應正視自己的信息保護責任,不可輕易泄露消費者個人信息,更要形成內部安全機制以防“內鬼”。再者,消費者可以形成監管力量,通過一些安全軟件對騷擾電話“全民標記”,對部分嚴重情形提交12321處理。最后,相關部門要負起兜底責任,既從法律規定上明確定義騷擾電話,也要通過制度懲戒明確底線,不僅要及時搜集與核實民眾反饋,聯合各部門對一些號碼進行禁呼、封號處理,更要從失信制裁、跟蹤處罰等角度上予以規制。

    網絡時代更需要“信息避難所”。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個人信息保護正以前所未有的緊迫感進入監管視野。把個人信息看成一種權利,并且通過立法、執法保護這種權利,對騷擾電話說“不”是個很好的切入點。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