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郝如翔因“臥底”針對近千中老年人的健康講座騙局,一舉端掉推銷團伙而走紅網絡,其“臥底”視頻點擊量超過了1000萬。據報道,53歲的山西朔州市工商局副局長郝如翔一年里“臥底”保健品騙局近十次,成功端掉涉案團伙近10個。不過走紅后,郝如翔覺得自己的“臥底生涯”要結束了。
郝如翔“臥底”事件之所以引發這么大的震動,恰恰是因為坑老“會銷”歪風讓人深惡痛絕又無可奈何。精通洗腦術的騙子偽裝成貼心晚輩,使出九曲十八彎的套路,讓老人們防不勝防,甚至不少老人上當后還梗著脖子嚷:“這東西真的有效?!彬_子狡猾、證據難找、老人不配合,這是部門執法遇到的最大難題。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郝如翔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這句格言的力量。只要監管者想干事、真干事,就能干成事?,F實問題復雜多變,監管也需與時俱進、主動出擊,坐在辦公室里“拍腦袋”或是按部就班例行公事是不行的。騙子都過河了,監管豈能再摸石頭?
“臥底”執法是一項有一定危險性的技術活,考驗著監管者的職業素養和擔當精神,需要突破常規、主動作為、迎難而上。據報道,很多線索是郝如翔上下班途中等非工作時間發現的,“臥底”行動也是自選動作,這種主動性、責任感給那些總是“慢半拍”的監管者樹立了榜樣。從這個角度來看,“臥底”應是工商執法的有效方式之一。
“網紅”和“臥底”,兩種身份天然相悖。不過,盡管郝如翔被迫退出“臥底”行列非常可惜,但這篇報道對執法部門干預“保健品坑老”現象的積極鞭策意義,是“暴露”一位臥底者不能相比的。整治“保健品坑老”亂象本就不應是“臥底局長”一個人的戰斗。事實證明,在保健品“啃老”屢打不絕的今天,“臥底”不失為一個立竿見影的抓手,郝如翔的行為背后展現出的自覺干事、主動作為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值得充分肯定。
根治保健品坑老當然不能全靠“臥底”,但這種積極履職、主動出擊的職業精神恰恰是騙子所懼怕的。適合“臥底”的不止郝如翔一個,只要監管部門避免相互推諉不作為,拿出積極行動,至少能防止很多老人上當。在社會疑難問題上,不能完全追求一步到位“治本”,被“治本思維”遮住雙眼,或許有時候,治標顯得更具實際意義,“臥底”即是高效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