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當上河北省阜平縣平石頭村名譽村長一職引發廣泛關注。
有人會認為,作為一家年收入幾千億元的公司老總,在京東的辦公室里運籌帷幄才可以發揮更大的價值,現如今去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里當村長,無疑是“大材小用”,甚至是作秀之嫌。
然而他們卻忽略了一點,當中國的扶貧進入到最后5年的攻堅階段,那些仍舊無法擺脫貧困的地區,都有著常人無法解決的困難。
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來,一大批中國企業家創造了大量社會財富,但是,這些創造出來的財富在城鄉和中西部之間始終存在著不均衡問題,對于那些經濟不發達地區,特別是那些積重難返的貧困地區,更需要這些企業家放下手中的高價值工作,去履行一個企業家的社會責任,通過智力投入幫助這些扶貧地區“把脈”,通過手中所掌控的各方社會資源為這些貧困地區“開良方”。
劉強東擔任貧困村名譽主任,以身作則地參與精準扶貧,就是企業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現,本質上,這是新時代國家倡導的企業家精神。
何謂企業家精神?概括起來有兩點:第一是企業家積極介入社會的責任感;第二,則是經濟學家熊彼特所說的“創造性破壞”。
京東利用自己的平臺、流量、渠道、技術等幫助平石頭村發展特色產業,引入文創項目,助力當地村民發展經濟、全面奔向小康,這產生的是實實在在的社會效益;產業扶貧、用戶扶貧、金融扶貧等具體措施,則是思路、機制、模式上的創新,是利用新手段“造血”,這是典型的扶貧創新。
積極參與社會建設,踐行企業家精神,每一個企業家都應有這樣的覺悟。事實上,劉強東的企業家精神并非只體現在精準扶貧上——就在前不久,劉強東還促成人民大學附屬小學、附屬中學以及幼兒園集體落戶亦莊,惠及了京東職工乃至大興區居民。為社會提供靠譜的教育產品,同樣是一種積極的企業家精神。
要認識到,在一個社會責任邊界日益模糊的時代,企業家、企業對社會的貢獻,遠不只是創造財富、解決就業。以不同形式介入教育、科研、扶貧等領域,也是社會對企業家的重要期待。比如,歐美甚至國內的一些企業,會設立專門的醫療科研基金,資助科研團隊攻克人類醫學難題,造福人類健康。這是企業家精神的另一種體現。
這是一個對企業家責任感要求甚高的時代。企業家在埋頭賺錢的同時,能不能抬頭看星星,也影響著外界對他及其背后企業的評價。知名企業家任貧困村村主任,創新多種手段參與精準扶貧,契合了社會對一個良心企業家的期待,被激賞點贊,不讓人意外。
企業家精神不是企業可有可無的盲腸,而是連接企業與員工、消費者、供應商乃至全社會的紐帶,它應該成為企業戰略的一部分。在這個價值觀無比重要的互聯網時代,誰具備了正確的價值觀,誰能為社會利益著想,誰就能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