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主辦、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承辦的首批“大國非遺工匠”評選活動中,重慶人潘啟慧榮耀上榜。其在4根金絲弦上刻出600多字的《琵琶行》。
明代文學家魏學洢在《核舟記》一文中寫道,“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寥寥數筆,就為讀者勾勒出一位技藝超群的民間手藝人形象。“大國非遺工匠”,可以說就是現代版的“奇巧人”。在他們身上,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在物質匱乏時代,有“荒年餓不死手藝人”的說法:依靠高超的技藝,一些手藝人不僅在困境中養活了自己和家人,也實現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那時候的手藝人不求得到多少物質上的回報,他們都是在默默工作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現在,功成名就的“大國非遺工匠”和“網紅”手藝人讓很多人羨慕,然而,人們忽視了榮耀背后的手藝人成長歷程:他們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歷經無數次失敗,才能贏得最后的成功。技能的提升、經驗的豐富難以一蹴而就,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在一個“快餐化”的時代里,浮躁、功利等心態浸潤了許多人的精神世界。熱衷走捷徑、渴望效果立竿見影的年輕人,越來越“等不起”“傷不起”,他們總是試圖找到一條能夠迅速利益變現的通道,覺得“出名要趁早”。可是,如果一項技能輕輕松松就能掌握,如果一個手藝不用學習多久就可以“出師”,往往意味著這項技藝缺乏含金量。無法將手藝變為“鐵飯碗”,更遑論它成為“金飯碗”。
致敬“大國非遺工匠”不能止于表象,要學習他們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的態度,學習他們努力將手里的活計做到極致,精益求精甚至苛求完美的工匠精神。許多手藝人篤信“慢工出細活”,愿意花功夫去打磨精品。他們不隨波逐流,寧愿少掙點錢也要保持內心的安寧去磨煉工藝,不斷去提高自己、超越自己。只有這樣,這些手藝人才能做到常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創造一個又一個讓人驚艷的作品。
一個人,最好的作品就是他自己。“大國非遺工匠”身上不僅有高超的技藝,更有甘于平凡卻又超越平庸的心境。工業化的流水線生產方式盡管“短平快”,卻讓“技近乎道”的文化源流不斷枯竭,生產出來的產品也會最終缺乏靈魂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