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病”的新病種叫“形象工程”
時間:2011-05-09 11:14:14
來源:新華網
世界城市發展的經驗表明,隨著城市化建設進一步推進,諸如人口膨脹、環境失調、交通擁堵、人口老齡化等“城市病”都會集中爆發。這些病癥,在我國各省市的城市中已經或多或少有所體現。不過,談及“城市病”,有一項堪稱不同規模的城市都易患的流行病,那就是過于熱衷形象工程建設。近日,《人民日報》就整版刊載數篇讀者來信,集中曝光了一批典型的形象工程。
這些飽受民眾詬病的形象工程,一般都遠遠超出城市的實際發展水平,民意在工程籌備和建設過程中往往也沒有一席之地。鑒于它們大多是某些官員個人意志的產物,與民生距離較遠,其主要功能是應付上級檢查或秀“形象”,這些形象工程被民眾戲謔為“官賞工程”或“盆景工程”。從近些年來看,熱衷形象工程的病癥已成為城市建設過程中無法回避的社會問題。
一方面,城市管理者對各種形象工程偏愛有加,凸顯了當前城市化進程中的浮躁和冒進情緒。在這些官員的價值譜系中,市政建設的外在觀感優先于實際功用,即便是一些再普通不過的城建項目,往往也被要求建造得美輪美奐。一個比較極端的案例,是西南地區某城市竟然重金打造了一批所謂的“五星級公廁”,水晶吊燈、恒溫空調、液晶電視等一應俱全。
或許,在這些城市規劃者眼中,諸如此類的高檔工程是他們與國際接軌的“接頭暗號”吧。根據去年8月公布的一份中國城市國際形象調查報告,我國目前正計劃“走向世界”的城市多達655個;200多個地級市中,竟然有180多個不約而同地提出了“創建國際大都市”的口號。實際上,我國當前的絕大多數城市都不具備建設國際大都市的基本條件,此前建設部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城市建設中超過20%的項目屬于形象工程。
有一種說法認為,每一個市長心中,都有一個紐約巴黎式的迷夢。他們想讓自己管轄的城市更具有現代氣息和國際元素,這樣的沖動可以理解,但必須冷靜思考的問題是,各式的形象工程讓城市建設“大躍進”,誰將為這種浮躁和冒進埋單?
另一方面,城市管理者對各種形象工程偏愛有加,這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扭曲了他們的美學邏輯和執政理念。你也許已經注意到這樣一種現象,現在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越來越像流水線上批量生產的商品,不再具備獨立的品格和氣質,而是陷入了“千城一面”的雷同局面。
基于一種簡單粗暴的美學邏輯,中國的城市動輒將大馬路、大噴泉、大廣場、大劇院等當作城市建設的“標準配置”。無論是人口數以千萬計的大城市,還是只有區區數萬人的迷你小城,都將豪華、氣派、宏大等作為城市規劃的基調。最荒唐的是,不少地方官員都天真地以為只要在那些形象工程上肯砸錢就能建好城市,只要圈一片地給它命名“CBD”,然后蓋一棟棟的高樓大廈就能富有現代感,結果卻總給人一種撲面而來的“暴發戶氣息”。
這種美學層面的認知偏差,進而又將城市管理者的執政理念導入了歧途。為了追求豪華、氣派、宏大,一方面大肆花錢,減少了民生的投入;一方面大拆強拆,損害了部分居民的正當權益。這些,都易引發民眾不滿甚至對立情緒。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十二五”時期我國的城市化率將從目前的47.5%提高到51%。這樣的目標值得期待,但在改革開放三十余年尤其是近些年的城市化建設過程中,我們已經充分見識了形象工程帶來的“水分”,在城市化進程如火如荼地推進之時,如何盡最大可能地醫治各種“城市病”,尤其是熱衷形象工程這一沉疴痼疾,考驗著全社會的智慧。
形象工程之所以讓地方官員欲罷不能,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它們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創造看得見的政績。因此,要醫治這一“城市病”,不妨從改革官員評價體系入手,引導地方官員更加注重市民的切身利益;同時,各級人大代表尤其應該在審議地方財政預算的環節嚴守關口,盡量讓形象工程成為“無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