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11”即將來臨,人們不免擔心,即將產生的巨量包裹會帶來新一輪的資源浪費和環保壓力。對此,快遞業紛紛推出“綠色包裝”,有的推廣綠色快遞袋,有的建議紙盒回收。“共享快遞盒”也應運而生——這是一種可以多次循環使用的快遞盒,和傳統紙箱相比,使用壽命可達1000次以上。同時,共享快遞盒不需要使用塑料袋、膠帶等材料,將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快遞行業推出“綠色包裝”,無疑是秉承綠色發展理念、踐行綠色發展方式的重要體現。過去一段時間,快遞包裝過度、“大材小用”、循環利用率低等現象普遍存在,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甚至威脅到生態環境。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我國2016年快遞業務量突破312億件,背后所用的瓦楞紙箱原紙多達4600萬噸,占全球消費總量的1/3。同時,傳統快遞包裝還包括運單、編織袋、塑料袋、封套膠帶和內部緩沖物等,體量不可小覷。“共享快遞盒”可以“打包”解決上述問題,一個快遞盒循環使用2000次,可節約1棵10年樹齡的樹木,如果被電商行業全部使用,就更加蔚為大觀了。
“綠色包裝”是發展“綠色物流”的首要前提。當前,電商業已逐漸從“規模競爭”轉向“服務競爭”,在“綠色包裝”上頗有一些嘗試。比如有企業把重心放在流程上,以期能實現“包裝回收”,但因為影響派收件效率,很多都不了了之;也有企業探索可生物降解的包裝袋,但沒辦法形成量產規模,短時間內無法降低成本。綜合來看,仍然傾向于采用傳統包裝形式的原因,在于企業既要考慮派收件效率,也要適度考慮包裝成本,而當前尚未形成可直接采用的成熟方案。同樣,“共享快遞盒”看起來很美好,但也需要考慮這兩大因素:從成本上來說,它可以將成本壓縮到最低,其單個制作成本25元,如果循環使用1000次以上,單次使用成本僅0.025元;但從效率上講,“共享快遞盒”目前只支持當面簽收,倘若要普及開來,還需要各方協調配合,實際效果有待觀察。
不管是“共享快遞盒”,還是可降解包裝,企業在“綠色包裝”上的勇于嘗試,總歸有益無害。我們樂見其成,但也要注意到,推廣綠色包裝不僅是一個行業問題,也不僅是快遞公司和電商平臺的責任,而應該站在綜合治理的視角下,發動全社會廣泛參與。比如,主管部門應該加大支持力度,一手抓支持與綠色快遞有關的技術研發,支持綠色物料輔料、可回收利用等項目的試點;一手抓制定綠色快遞業地方標準,推動形成綠色物流、綠色快遞行業規范。對于各級政府部門來講,要深入落實區域內的垃圾分類與回收,通過和快遞企業制定合作協議,大力推廣使用綠色快遞袋、共享快遞盒、循環包裝袋,以及開辟相應的回收通道。對于消費者來說,要深入學習綠色發展理念,改變快遞包裝隨手扔的習慣,積極配合地方政府、電商平臺、快遞公司推出的綠色計劃。
據中國快遞協會預測,2017年“雙11”期間,全行業快遞處理量預計超過10億件。我們希望,“雙11”是以“綠色”為基調的購物狂歡。以此為契機,電商業和快遞業一定要認識到,綠色、環保、智能是大勢所趨。通過“綠色包裝”的集中行動,推動“綠色物流”的日臻完善,助推快遞行業完成轉型升級,為保護生態環境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