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杭州拱墅區小河佳苑、大滸東苑、清水公寓的5臺電梯,擁有了全國第一批“電梯養老”綜合保險保單。電梯養老保險,是指對電梯全生命周期保險,電梯使用管理者將電梯日常維保費用、零部件的維修費用、電梯檢驗費用等打包組成一定資金,投到商業保險進行電梯養老保險,由保險公司負責對電梯日常維保質量進行監管、零部件維修費用進行支付和出現意外傷亡人事故進行賠付,并依據投保年限按比例出資對電梯進行改造更新。(9月6日錢江晚報)
“電梯養老保險”是對電梯進行風險管理,是運用保險機制創新電梯社會綜合治理模式的一次重大突破。
“電梯養老”綜合保險具備幾個特點,其一,這是在杭州拱墅區政府引導下,聯合保險公司全國首創的新險種。其二,覆蓋電梯的維修、檢驗、更新及事故賠付,比較全面。其三,利用市場機制來約束和規范電梯各方責任主體,從而推動政府職能轉變,逐步建立健全電梯社會綜合治理體制,這無疑具備積極意義。
然而,“電梯養老保險”不是萬能險,不是投保之后就可以高枕無憂。首先保費計算比較復雜,與品牌購價、梯齡諸多因素相關,需要支付不菲的保費,在物業費都難以收齊的情況下,額外支出電梯保費未必得到很多業主的同意,該險種能否得到大規模推廣是個問題;其次,保險保障的事件發生概率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險種的賠付及發展,如賠付過高,保險公司難以承擔和接續;保費過高,業主不能達成一致。此外,人們對電梯的安全認識依舊相對匱乏,導致電梯事故頻頻。
城市建設越來越多,高層建筑越來越高,電梯的使用率也越來越頻繁。由于電梯本身密閉、懸空、高速上下等特點,對電梯的質量和相關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電梯安全是多方面的,生產、安裝、維保諸多環節都不可掉以輕心。隨著電梯事故的頻發,相關檢測、維護也被提上責任單位的工作日程中來。無論是生產、運營單位還是監管部門,都要進一步提升責任意識、減少事故發生。
同時,加強電梯乘坐者的安全意識也很有必要。有媒體做過相關調查,對于乘坐未張貼安全檢驗合格標志或超期未檢的電梯,47%的被訪者表示“會有些擔心,但是會繼續乘坐”,表示“會繼續乘坐”的被訪者占12%,僅9%的人會“打電話給相關部門”,而“放棄乘坐”的僅為5%。可見,在電梯乘坐方面,人們的相關安全意識非常欠缺。一些人為了搶時間或其他原因根本不在意電梯的警示。有些人不遵守乘坐規則,導致事故頻仍。
電梯安全已經成為公共安全的重大社會課題,期望一個商業保險就能消除電梯事故不太現實,根本之途在于加強城市電梯生產、安裝、維護、檢測等質量監管,這才是保證電梯安全的根本。只有質量過硬、安防明確,監管有力,安全意識全面到位,才能確保安全責任不“過期”,電梯安全不“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