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25歲的韋尚宏來說,他的“回歸”并不受家里人待見。作為村里走出的第三個大學生,這個年輕人被寄予厚望:找一份體面的工作,在大城市扎根,擺脫世代務農的命運。然而2011年,韋尚宏從廣西大學商學院畢業,一年后,卻轉身做回了“農民”,回家辦起了養豬場。(8月21日《中國青年報》)
韋尚宏大學畢業后回家養豬的決定曾讓很多人“失望”。然而幾年下來,他依托養豬場發展起來的合作社風生水起,影響力輻射到附近6個村集體、超過360人增收,幫20個貧困戶走上脫貧路,還帶領村民籌建了一家度假山莊,生意一天比一天紅火。僅去年上半年,合作社的凈利潤就達120萬元。
韋尚宏的成功,是當代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典范和縮影。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就應當勇于挑戰,敢于闖蕩,依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干出一番事業,并帶領身邊的人共同致富。而說到挑戰,我覺得韋尚宏真正挑戰的并非其自我,而是世俗觀念,這是何其艱難。
在很多人眼里,農村始終是落后的地方,不到萬不得已,誰愿意生活在農村?所以很多農村人,自覺不自覺地把培養孩子讀書、考大學、跳出“農門”,作為了一種追求,甚至是一種攀比。辛辛苦苦把孩子培養成了大學生,孩子卻放棄外面繁華的世界幸福的生活,回鄉重新務農,擱誰都難以理解,更不要說家長了,怎能夠接受?
事實上,像韋尚宏一樣返鄉從事養豬等傳統養殖業的大學生,還有很多很多,甚至有一位大學生,還沒畢業就回家養豬了,也曾一度引發爭議。或許,我們應該多站在當事人的角度,來正確看待“大學生當豬倌”的是與非,及其所產生的爭議。
凡事要換位思考,而不能墨守成規,更不能按照自己的觀念及標準去衡量別人的所作所為。同一件事情,你有你的想法,別人有別人的想法,或者說你有的理解,別人有別人的苦衷,很難用硬性標準來評價大學生賣豬肉的得與失,是與非。
俗話說事實勝于雄辯。我們看到,韋尚宏在養豬或者說返鄉創業上是有成績,甚至可以說是有成就的,他能把不起眼的養豬生意做得如此紅火,并帶領鄉村人共同發家致富,難道不值得我們另眼相看嗎?
當我們在對韋尚宏們大學畢業后自主創業的做法進行評價,甚至是非議時,是否想過他們的處境及無奈?現實之下,社會為他們提供了怎樣的就業與發展環境呢?空間太小,甚至是難以生存,難道非得硬撐嗎?自主創業,不也可以解決家庭、生活等方面的現實困難嗎?
再說了,當我們過于排斥他們的所作所為時,是不是也是對傳統農業的岐視?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就是鼓勵人們不拘一格就業、創業的。尤其是大學生,從基層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苦事做起,是很有益的。如果一個大學生走上社會后,連自主創業的勇氣都沒有,那才是令人憂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