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將已審議的《快遞條例(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草案突出以規范促行業發展,規定了簡化快遞布局設點手續、提供車輛通行??勘憷越档臀锪鞒杀镜却胧鞔_了快遞服務規則和寄遞安全責任,并強調保護消費者和快遞從業者合法權益,對加盟經營、損失賠償、用戶信息安全保障等作了規范。
眾所周知,這是《快遞條例(草案)》第二次征集意見。此前的2015年11月,《快遞條例(草案)》曾主要面向管理部門和快遞企業征詢過一次意見,而這一次是向社會全面征求意見,征集的范圍無疑是擴大了。此舉的必要性在哪里?誠如李克強總理在會議上所指出的,“我們不僅要聽管理部門的意見,還要聽各家快遞公司的意見”,“更重要的是,快遞行業已經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了,所以,這份草案必須要充分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這里凸顯的正是快遞行業的特點:牽涉多方利益和訴求,出臺一部法規必須綜合考慮兼聽兼顧。
從2015年至今,時間不過短短兩年,快遞業的變化堪稱天翻地覆。作為一個行業,快遞和國民之間正建立一種日益緊密的關系,郵政局發布的《2016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快遞業務量規模繼續穩居世界首位,在全球占比超過四成;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300億件大關,達到312.8億件,同比增長51.4%。
但在這些火爆的數字背后,也隱藏著快遞行業“最后100米”末端配送問題的痛點,快遞網點安家難、快遞車輛行路難以及快遞智能柜推廣難等制約著快遞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快遞業在飛速發展之余也暴露了從業者、消費者權益保障等問題,尤其是在2017年年初,多地發生快件投遞延遲,進而催生了相關快遞公司倒閉的流言,這一切又不得不讓人正視這個行業繁榮背后的脆弱,并拿出針對性的辦法。
經歷過輿論所稱的“野蠻生長”,鑄就了巨大的業績,但也存在不少突出的問題,如何化解這些問題而獲得持久的繁榮,快遞業就處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拐點上。在這個拐點,鑒于此前相關立法的滯后,當下出臺法規勢在必行。
既是一部專門法規,約束、限制自是應有之義。過去,快遞行業對消費者信息的保護顯然是不夠的,現在《快遞條例》不僅要求快遞企業定期銷毀快件運單以確保用戶信息安全,同時規定采用信息化手段而非手工登記開展實名收寄,類似措施的提出相信將力促企業變革。
但就快遞行業的特點而言,出臺一部法規不僅應著眼于規范,也要著眼于發展。媒體報道,李克強總理在會上說了這么一段話,“幾年前,快遞業剛剛開始發展的時候,有些城市不允許快遞存在,理由是影響市容整潔,快遞員騎的摩的也不允許停放。但是我們認為,對于任何新生事物,應盡量秉持‘包容審慎’的監管方式,不能一上來就‘管死’!”事實證明,假若沒有這種“包容審慎”,就沒有快遞行業今天的繁榮,也就看不到這一行業對中國經濟的巨大推動。
秉持包容審慎的態度,著眼于快遞業的發展,《快遞條例》也頗有亮點。條例簡化快遞布局設點手續,“一照多址”節省企業成本,顯然順應了企業發展的迫切需求,而“提供車輛通行停靠便利等措施”更解決了困擾企業多年的現實難題,新華社刊發文章設想可以“腦洞大開”“像出租車??繀^一樣來個快遞車停靠區”,其實什么樣的設想都不奇怪,關鍵在于做出任何一個監管動作的時候,需要權衡全局進而選擇一個符合大多數人最大利益的角度。
在逐步規范中繁榮,增進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這是所有各方對快遞行業的共同期待。《快遞條例》承載著這種期待,隨著社會意見的全方位征集和吸納,相信其會趨于完善并發揮出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