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披露,無數慕名而來的大爺大媽,匯聚在北京天壇、玉淵潭、陶然亭或是朝陽公園,只為操辦兒女的終身大事。在這些公園的“相親角”,門當戶對是鐵律———大爺大媽們詳細列出了相親的條件,戶籍、收入、房產、學歷等硬性條件被格外看重。
甚至,好事的媒體還總結了一份“中國式相親價目表”,列舉了頂配、簡配、不考慮等一共6個層級的條件清單。在這份表單中,男性擁有北京東城、西城和海淀三區的戶口和房子,月入不低于5萬,學歷為海歸博士或碩博士,才算頂配。而女性頂配的條件同樣需要上述三區的戶口和房子,只不過長相必須出眾,而收入可以降低到2萬,學歷則降低到本科。
簡配對應的男性狀況則是:無北京戶口,北京周邊地區有房,低收入,低學歷。出人意料的是,在大爺大媽的評判體系中,女博士、女強人、月薪5萬以上,居然只能劃入簡配。此外,屬羊的女性被無情排斥,大有一票否決的意味。總的來看,理解該游戲規則也不算難:無論男女,北京戶口都排第一位,男性重點參考房子、學歷、收入,女性重點參考外貌、學歷和房子。
這份被媒體稱為“相親鄙視鏈”的“價目表”,代表了北京本地大爺大媽的三觀,自以為精明睿智,實則狹隘封閉。如果把這份“相親價目表”當真,那就顯示出當事人的判斷力了。正如大爺大媽們自己所承認的,公園相親成功的概率很小。對于他們來說,每周一共六天前往公園“擺攤相親”,從早到晚,從天壇到陶然亭,真正的目的早已異化。
也許這些大爺大媽并不承認目標的異化,但事實情況卻發生了改變。他們為兒女操心婚事的方式,效率極低,真正支撐他們堅持下去的動力,很大程度上已經不是為了子女的婚事———父母明知自己的努力未必有效,但起碼是在努力,這樣做也算完成了一個交代。況且,這一代大爺大媽從不排斥天上掉餡餅這種和中彩票概率一樣低的事件,萬一真給找到了,何樂不為呢?
但為子女婚事操心,去公園相親角實際上已經變成一種外在掩護,真正能夠支撐他們進入游戲規則的或許是因為他們從中獲得了社交感。子女的信息都被簡化成簡單幾項指標,這么做是為了有利于他們更好地進行攀比式社交。在他們看來,決定婚姻有幾個關鍵因素,于是就簡化為上述幾項。每天,擺攤的大爺大媽,或接受他人問詢,或打聽他人子女信息,在這個互動過程中,他們炫耀、鄙視、羨慕、諷刺、辱罵,最終完成了社交的需求。
仔細對照,無論是社會精英的俱樂部社交,還是微信朋友圈的曬曬曬,都與公園相親的本質一致。人們展示自己的優越,試圖捕獲合適的對方,并在互動中獲得點贊和快感。正是這種社交的滿足,使得大爺大媽們可以幾年如一日前往相親角。白天幫兒女相親,晚上去廣場蹦跶,閑散的退休時光就這樣不疾不徐地過去了。他們最不缺的就是時間。
至于由此發展出來的鄙視鏈、“價目表”,這些不過是大爺大媽們社交的副產品,媒體如果太過嚴肅看待,反倒有些令人啼笑皆非了。對于真正希望邁入婚姻殿堂的男女,如果促使ta做出決定的,是那些指標化的硬性條件,那么意味著這樁婚姻從一開始就埋下了失敗的種子。要知道,大爺大媽的三觀是靠不住的,只有自己下判斷,才能盡可能降低后悔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