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們即將迎來香港回歸二十周年。在這二十年里,香港與內地已經在經濟方面融為一體,香港與內地的經貿、金融、投資等領域的聯系愈加緊密。回歸后的香港,不僅繼續保持了其自身國際頂尖大都市、金融中心的地位,并且還擁有了巨大的內地市場。
我們來讓數據說明一切——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每年發布的全球競爭力評價指標,在這份考量政府、營商、金融、基建四大因素的評價指標中,香港每每與美國、瑞士、新加坡這三個經濟體展開競逐前四的較量。其中,香港更是于2011年、2012年、2016年和2017年中多次摘得桂冠。
除了金融之都的宏觀國際優勢之外,回顧香港由英國殖民統治階段過渡到“一國兩制”的二十年實踐,香港的成就可能通過觀察其基層面貌更有說服力吧。
首先,“先安居以樂業”,盡管生活成本與房價高企,但寸金尺土的香港擁有全球受惠人口比例最高的公營房屋系統,政府主導興建的公屋(相當于內地的公租房)連同居屋(相當于內地的經濟適用房)的福利體系覆蓋了香港社會的過半數常住人口。于是,站在香港的街頭,“彩虹邨”、“華富邨”等以“屋邨”命名為特色的公營房屋聚落遍布港九新界的不同新舊社區之中。
另一個客觀指標則是香港人口的平均壽命了。“先安身以立命”。據日本厚生勞動省2016年公布的數據,香港男女平均壽命均趕超日本,一舉成為全球最長壽的地區。其中,女性的平均壽命達87歲,男性則達81歲。而據港府統計處報告,1980年香港男女平均預期壽命為72.3歲及78.5歲。香港何以成為世界的“長壽村”?這很大程度在于其背后所支撐的、具有世界頂尖資質的公立醫療系統。香港的公共醫療服務制度醫療保障制度曾被公認為當今世界最好的醫療保障制度之一,政府負擔著全港41家公立醫院的九成開支,市民每天只需花費兩個下午茶餐的價格(百余港元)就可以享有包括診療、醫藥到住院在內的“全包干式”服務。
此外,香港回歸前后另一顯著差異在于退休保障、最低工資的政策落實。1997年之前的香港社會,無良雇主剝削清潔工人、建造業工人以及保安員等低收入勞工的新聞經常見諸報端。而2011年最低工資立法后訂立的時薪門檻,使基層雇員告別侮辱性工資,重獲勞動者的尊嚴;同時歷經數十年的推動與游說,回歸后的香港政府正式實施由勞資雙方供款的強制性公積金制度。這一制度至今覆蓋人數已經超過270萬人,成為香港養老保障的重要經濟支柱。
“住有所居、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作為港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安居樂業之地,回歸二十年來,香港的種種事實印證了“一國兩制”所取得的成果。
放眼未來,納入“十三五”規劃的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區、“一帶一路”建設,都將為香港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依托港珠澳大橋的交通網絡,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規劃的戰略背景之下,香港所能發揮的社會政策制度優勢以及在公共服務領域與珠三角地區合作項目上存在許多互利共贏的潛能。諸如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等先進醫療服務模式的引進、香港政府補助香港長者移居南粵城市的“廣東計劃”都體現出香港與內地在民生事務上日益緊密的聯系。
二十周年的時間點恰逢“共享經濟”時代的降臨,“民心所向,勝之所往”,香港的繁榮穩定離不開民眾福祉、社會福利的優化改善,基層面貌正是印證香港回歸成功實踐的銅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