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從國務院常務會議傳出消息,過去8年通過棚戶區改造,已有8000多萬住房困難民眾“出棚進樓”。
會議要求,針對目前一些地方棚改推進難度加大、配套建設滯后、融資困難等問題,要落實各項支持政策和地方責任,加大督查力度,管好用好棚改專項資金,完善水電氣熱路和教育、醫療等配套設施,提高入住率。
棚戶區改造是李克強總理大力推動的民生工程,在各方努力下,棚戶區改造連年交出亮麗的成績單。
棚戶區改造的成績毋庸置疑,但也要看到,棚戶區改造在高速推動的同時,一些問題也漸漸顯露出來。這其中,比較典型的問題是,之前一些地方在推動棚戶區改造時,比較重視的是能直接體現政績的數字,包括開工率、建成率等等。但建成的安置房是否宜居,民眾愿不愿意入住,居住質量是不是令人滿意,卻被一些地方官員忽略了。
此前媒體就報道,貴陽市人大曾就當地棚改進行過專門調研,發現一些安置小區路網、供水、供電、供氣、排污等市政設施不完備,交通、商業、醫療、學校等配套設施有待完善。
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的水平不一,導致各地政府實施的一大批棚戶區改造工程,民眾口碑不一。這個問題不容忽視,棚戶區改造模式倘若流于粗放,既不利于棚改的深入推進,也難以贏得民眾的認同和支持。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點出這個問題,應當引起各級政府的注意。
棚戶區改造,讓民眾搬進新房子,并不意味著萬事大吉。棚戶區改造最終要提升的是民眾生活品質和環境。
一個安置小區建得質量再好,小區環境再優美,但小區圍墻之外一片荒蕪,行路難、坐車難、買菜難、上學難、就醫難……這樣的安置小區實際上成了城市中的孤島,其生活質量未必比之前的棚戶區高多少。
棚戶區改造,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應當先行,絕不能等到人住了進來,民眾抱怨之后,再臨時抱佛腳,去完善各種設施。
作為政府部門,需要把姿態放低,站在動遷民眾的立場和角度,聽取他們的呼聲,想盡辦法滿足民眾的基本生活需求。
讓棚戶區改造實現“宜居”,政府要多想辦法,除了重視配套設施建設之外,對民眾實行貨幣化安置,讓民眾可以自行選擇到生活便利的區域買房居住,也是可行之策。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到,在商品住房庫存量大、市場房源充足的市縣,進一步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
此外,對棚戶區盡量原地改造,原地安置,這也是確保民眾生活品質的好辦法。
其實,有的地方在棚改時,把當地民眾“一刀切”趕到城市偏遠區域,這對他們并不公平。
如果有條件,原地改造,原地安置應當是棚改的首要選擇,如此一來,民眾既提高了居住質量,又能保證所能獲得的公共服務不縮水。從這意義上說,未來,要改變一味大拆大建、“一刀切”異地安置的棚戶區改造模式,可以嘗試漸進式更新的模式,通過政府政策和資金扶持,引入居民參與,實現棚戶區域的改造和復興。
總而言之,棚戶區改造要“數量”,更要“宜居”。體現棚戶區改造成效的,不是光鮮的政績數字,而是民眾的口碑。官員把民生真正放在心中,而不只掛在嘴邊,棚戶區改造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