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地方,非法集資“下鄉進村”成了新趨勢。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處非辦)近日表示,一些人打著“經濟新業態”“金融創新”等幌子,從商品營銷、資源開發、種植養殖等“實體經濟”向理財、眾籌、期貨、虛擬貨幣等純粹“資本運作”轉變。處非辦主任楊玉柱透露,正在研究和起草《處置非法集資條例》,賦予地方人民政府對非法集資活動的行政查處權力。
在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嚴打非法集資“下鄉”同樣是亮點。一號文件更多地鼓勵傳統金融機構提供相關農村金融創新服務,積極推動農村金融立法。
雖然非法集資“下鄉”是新動向,但農村歷來是金融監管的薄弱地帶。高利貸問題在農村已滋生多年,一些農民將多年辛苦積攢下來的錢投放高利貸,本以為可以“一本萬利”,卻沒想到借款人逃之夭夭;有的借款人因為還不起高利貸,遭遇恐嚇甚至人身傷害。
如今打著“金融創新”幌子的非法集資,盡管有著互聯網、虛擬貨幣等外衣遮掩,但本質上與傳統的農村金融亂象并無差別。非正規化的金融活動在其中占了較大比例。“P2P”這類在農村尚屬新鮮的名詞大行其道,以難以兌現的高額回報誘惑農民投資。項目崩盤以后,農民的正當權益無法得到維護,農村社會秩序的穩定面臨威脅。
由于城鄉居民對金融活動的認識和理解能力存在客觀差距,宣傳和教育農村居民辨別非法集資迫在眉睫。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不再提及互聯網金融、移動金融在農村發展等內容,而是強調發揮正規金融機構的作用。
問題在于,農村的民間非正規金融活動是長期存在的,農民的投資需求和對熟人社會的依賴結合在一起,讓這種基于人際關系的金融活動延綿不絕。很多非法集資活動正是通過熟人傳播和吸納資金的,有擔保公司聘請在村里德高望重的中老年人當業務員,騙取了大量村民的信任。只有通過可靠途徑和方法疏導農民的理財需求,打擊非法集資才能起到釜底抽薪之效。
正規金融機構要承擔起社會責任,為農民提供回報合理、安全放心的金融產品。目前,創新金融產品有很多,但是其發行往往面向城市居民。面對農民的需求,金融產品要調整推廣渠道,用農民習慣的方法推銷產品,簡化技術和操作的要求,讓購買金融產品“傻瓜化”。要讓農民意識到沒有天上掉下來的餡餅,風險與回報相對應,過高的回報往往伴隨著巨大的風險。
很多非法集資的需求者也是農民,因為通過正規途徑借貸無門,才想到了非法集資的歪招。有關部門要認識農村金融需求的特殊性,為有正當融資需求的農村企業和個人提供暢通的融資渠道。高利貸和非法集資是鋌而走險的最后一條道,這個道理很多人都知道,如果有合法、合規的正當渠道,大多數人不會走這條路。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以及城鄉一體化的推進,越來越多農民的錢包鼓了起來。不要低估農民對財富的期待,“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閑錢不能閑置”的道理農民都懂。金融機構要轉變以城市為重點的傳統思維,將業務力量下沉到鄉鎮,如此,不僅有助于擴大自身業務,也能夠遏制農村非法金融亂象。只有監管部門的打擊和正規金融機構的引導相結合,才有望根除農村非法集資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