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依然掐著地方GDP的命門,環保乏力、環境執法乏力的原因不說自明。
不能不說,這是一個尷尬的場景。據環保部網站消息,日前,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京帶隊實地走訪了中石化燕山分公司、中糧五谷道場等企業。媒體報道的一個細節顯示,在燕山石化安全生產指揮中心,陳吉寧要求調閱企業泄漏檢測與修復電子數據臺賬,“等待20分鐘未果”。
“企業泄漏檢測與修復電子數據臺賬”,是個專業名詞,可以檢索到的公開信息顯示,2015年11月,環保部專門印發了《石化企業泄漏檢測與修復工作指南》。簡單說,泄漏檢測與修復應該是石化企業的常態工作,按規定是應該做的,但這次環保部部長就要求看數據記錄了,結果等了半天最終還是沒看到,這恐怕就是目前環保執法困境的典型寫照。尷尬的背后或許有這么幾種可能,要么是泄漏檢測和修復平時就沒做,要么就是做了但卻沒記錄。如果部長想看的這個數據記錄是確實存在的,再復雜的調取程序20分鐘時間也該拿到督查組面前了。環保部門的職責和工作,就是環保監察,對地方及其相關企業的日常環保治理狀況作監督,自然需要平日的治理數據監督,現在的問題是,監督來了,數據卻不見了,環保部門(這次還是環保部部長)該怎么辦?
數據等不來是個問題,數據等來了如是一堆假數據也是一個問題。此次環保部部長親臨督查,以“不發通知、不打招呼、直奔現場”來追求督查的臨場感和真實性,從燕山石化的督查情況看,確實夠突擊。跟環保部部長的突擊督查同步,此次全國范圍的機動督查遇到的情況還真不少,列出來的問題就有120多個。安陽一家企業二氧化硫在線監測數據居然是負數,石家莊有企業則連假數據都沒有,直接就拒不接受檢查,唐山有企業“督查組走后5分鐘關停治污設施”。此前還有地方環保部門直接參與和進行數據造假的情況,“偷配鑰匙潛進國家直管的監測站,給空氣采樣器戴上口罩”。這都是圍繞環保數據,各地所做的一些“努力”。說起來,高價購置實踐證明并不管用的所謂霧霾炮,可能還算“真抓實干做事情”。
督查組一走,治污設備就停止工作,這么說來,自然是不可能有什么常態的污染治理數據存在的,即使有數據可查也只會是應付檢查的人造數據。此次環保督查具體去哪家企業,可能是“突擊”的,但明確的督查方向其實并非完全不告知。有地方環保部門此前就表示,環保督查“之前說,但是行程不會隨便透露”、“提前放出風聲,也是允許企業有時間進行整改”。督查組來之前,地方就已經開始聞風而動做準備,即便如此,督查出的一系列問題依然如此雷人。環保部門此次“事先張揚”的督查,事實上雖多少有突擊檢查的意味,但更多還是一種督促———以定點檢查的方式督促地方改進,目前來看目的依然是以問題發現為主。包括環保部部長苦等不到的相關數據在內,此中各類問題最終都以“將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反饋地方政府,責成地方政府立即整改”告一段落。
面對環保痼疾,政府何為,法律并非沒有規定,對污染肇事企業,環保部門可以依法“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設施、設備”,或者更嚴重的法律責任追究程序。部長督查遇阻,凸顯法律執行目前缺乏剛性?!安膳疽呀浗Y束,為什么還有重污染”,環保部門有能力回答問題,卻似乎無法獨力解決問題,比如“經濟活動增加是此次污染主因”究竟該如何破解?經濟發展依然掐著地方GDP的命門,環保乏力、環境執法乏力的原因不說自明。
2015年7月,中央深改組通過《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明確督察的內容從“督企”上升到“督政”,“督政”怎么督成為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尖銳考題?!拔廴竞桶l展”不是環保部門一家的考題,執法剛性不夠、執法部門獨立性不夠是環保部門職能被虛化的現狀,以經濟發展搪塞環境治理則是地方黨政必須要接受嚴厲督促、追責的問題。環保部部長想看個數據,等半天都看不到,公眾想等到藍天白云,到底需要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