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如廁難的問題又出來刷存在感了。日前,北京青年報記者走訪了幾家銀行,發現其廁所均不對外開放,于是一個熟悉的疑問再次見諸報端:銀行衛生間為啥不能對外開放?
為什么呢?其實一目了然。一方面,安全顧慮。廁所這種隱蔽空間不可能安裝攝像頭,而銀行又畢竟是特殊行業,想想看,一旦銀行有了公廁,如果地段良好恐怕也會像快餐店一樣,被有需求的人“慕名”而來,而人來人往,難免增加安全隱患。從國外來看,很多國家的銀行不對外開放衛生間,也是有此顧慮。另一方面,則是條件有限。常去銀行辦業務的人會知道,其實很多網點規模不夠大、面積很小,從實操來說,要求銀行都開放或配備廁所,也有點強人所難。
近年來,銀行正不斷提升服務水準:大廳安裝了空調,有的還擺了真皮沙發,在等候區一般都有飲水機和一次性紙杯,柜臺前的老花鏡也幾乎成了“標配”……針對客戶的需求,銀行正努力提供越來越優質的服務。既如此,那如廁呢?畢竟衛生間是生活中的剛需,銀行如廁難也是很多客戶的痛點,對此銀行能否急客戶之所“急”?
要我說,首先規定應該有彈性。廁所不對外開放,是很多銀行網點的規定。常有報道說,客戶在萬般無奈之下求如廁,遭到拒絕,最后客戶尷尬升級,銀行也被批評不近人情。其實,類似的規定應該有彈性,尤其對于老年人、殘疾人等身體不便者,如果情況特殊,其實可以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予人方便,提供人性化服務。而這也應該成為“規定動作”,而不能讓客戶“拼人品”,指望個別網點、個別員工的心軟。
其次,可以提供替代服務。關于如廁問題,客戶的痛點主要集中在找廁所和排號失效作廢。對此,工作人員可以做好指引工作、提供過號幫忙拿號等服務,讓人暖心不少。
此外,盡管當前要求銀行都開放廁所不現實,但對于一些客戶比較密集、需求反映強烈的大型網點,開放廁所也應該被鼓勵。畢竟安全與便民并非不可兼得的單選題,銀行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考慮將廁所設置在銀行外或者等候區,在確保安全的同時更好地滿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