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以來,三部委就推進特色小鎮發展部署了一系列舉措,內容涵蓋打造、培育、建設、政策、資金等方面內容;各地也紛紛出臺政策推動特色小鎮建設。這次特色小鎮的建設熱潮也反映出小城鎮在目前新型城鎮化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特色小鎮是新型城鎮化的破題之一。特色小鎮位于城和鄉之間,是城鄉之間的紐帶,建設特色小鎮將成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突破口,成為走新型城鎮化道路的帶動力量。
特色化發展是小城鎮發展的主要方向。小城鎮是推進城鎮化的重要載體之一,既擔負責任又面臨著諸多挑戰。我國小城鎮數量多、規模小,多年來發展動力普遍不足,即便是全國重點鎮也面臨此問題。近年浙江等地特色小鎮的發展充滿活力,其經驗說明特色發展將是未來我國大多數小城鎮的主要發展方向。
正確健康地引導特色小鎮建設熱潮。目前,各地踴躍打造特色小鎮,文旅地產充滿熱情,文章層出不窮……為了更健康引導,促進小城鎮發展,積極培育中國特色小鎮,我們應聚焦如何科學培育和創建特色小鎮?而精心申報、科學創建、探索特色小鎮規劃是其中的關鍵。
一、精心申報特色小鎮
1、遴選的基本條件
一是產業有優勢。特色小鎮應是推動產業集聚、創新和升級的新平臺。培育特色小鎮要求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產業定位科學精準,在產業規模、市場份額和特色方面要具有明顯的優勢,能夠發揮產業的集聚效應和疊加效應。同時能夠吸納就業,帶來長足發展。
二是風貌有特色。特色小鎮應是融合風貌、文化、旅游等多元要素特色發展的新載體。注重對地域文化的挖掘與傳承,將文化元素植入小鎮的風貌建設的各個方面,指引建筑、街區、空間、環境等多維度的風貌建設,形成具有文化底蘊的特色風貌,增強文化認同感,同時促進特色旅游發展。
三是發展有成效。特色小鎮應是創新發展的引擎和有示范作用的排頭兵。特色小鎮自身需具備一定的發展基礎,能夠在短期內快見成效,成為帶動自身及周邊地區發展的引擎,同時在發展路徑、發展模式上能成為條件相似的小城鎮發展的范例。
四是動力有保障。特色小鎮應是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和吸納社會資本投資的新熱土。培育特色小鎮要選擇動力有保障的小城鎮,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政府重在搭建平臺、提供服務,政府為企業創業提供條件,讓小城鎮在提升社會投資效率、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2、申報的主要內容及評選要點
特色小鎮的申報和遴選將嚴格按照“產業形態、宜居環境、傳統文化、設施服務、體制機制”這五個方面及相關要點遴選和考評。
一是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主導產業定位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有獨特性,注重采用新技術手段和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產業優勢明顯,產品市場占有率和產品知名度高,利潤率和裝備水平有優勢,注重研發投入。產業環境優良,有支持特色產業發展的鼓勵政策。產業增長勢頭良好且經濟社會帶動作用明顯。
產業要有基礎、有依托,產業選擇不可“空穴來風”;產業類型能完善小鎮功能,拉動小鎮發展。兼顧鎮里原有產業,提升品質。
二是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城鎮風貌和諧統一,能有效彰顯小鎮特色文化內涵。鎮區新建建筑體量適宜,形式與傳統建筑風貌相協調,能較好的表現本地區的建筑文化特色。鎮區沿街建筑的體量、色彩、材質、符號、細部協調統一。特色小鎮周邊美麗鄉村建設要保留鄉土特色和田園風光。
注重自然山水,避免人工打造;景觀多用自然,不要套用城市。風貌要突出地域、民族、時代的特征,注重地域材質、符號的應用,避免歐式,尊重地域文化,找到文化自信。
三是彰顯特色的傳統文化。傳承獨特的民俗活動、特色餐飲、民間技藝、民間戲曲等傳統文化類型。保護好文保單位、歷史街區、傳統建筑掛牌等物質文化遺存。政府支持傳承人及非遺文化活動的持續開展。文化傳播具有獨特地域文化特質,宣傳途徑多樣。
特色小鎮要有文化、有內涵。要注重保護歷史、傳統文化,提升完善小鎮精神,形成小鎮的文化認同。
四是便捷完善的設施服務。鎮區對外交通路面等級在二級以上,且情況良好。道路設施及綠化配置完善。公用設施建設水平較高,給水管網全覆蓋,且符合國家相關標準。鎮區污水管網全覆蓋,且污水處理設施完善。建成區小學建設規模、標準、配置數量達到要求,可滿足實際需求。鎮區內中心醫院、衛生院建設規模和標準達到國家相關規范要求,鎮區建有一座綜合超市,商業設施可滿足多元需求。
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應是市場與政府相結合,相得益彰;共建共享,與原有鎮結合,不要兩層皮,考慮季節性需求變化。
基礎設施建設要完善、要適用、要小,切忌大規模;共建共享,滿足生活、發展需求;集約利用,符合小城鎮的特點;污水、垃圾處理做到科學合理,保護特色小鎮賴以發展的環境。
五是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有創新的發展理念與模式,符合自身發展規律。建設管理方面實現多規協調,設有專門的規劃管理機構,實現“四所合一”,制度健全,能實現規劃管理數字化。社會管理服務水平高,建有綜合的辦事大廳,基礎行政管理適度下放。在機構人員、購買服務、財政收支、人才培養等方面有突破性創新。
二、科學創建特色小鎮
1、區別對待東、中、西不同地區的發展重點
我國東、中、西地區條件各不相同。東部地區建制鎮在地理空間上布點密集度、城鎮在國內生產總值、鎮區人口規模、城鄉規劃管理、宜居環境建設水平等方面,高于中、西部地區水平。針對東中西部地區的這種差異,特色小鎮建設必須因地制宜地明確不同的培育重點和方向。各省也要根據不同的情況科學確定特色小鎮發展重點。
東部地區重點要控制規模,提升存量,防止大拆大建。如浙江經驗是核心區建設控制在1平方公里,規劃范圍控制在3平方公里。
中部地區則重在找準產業方向,明確市場定位,找準發展動力。
西部地區要注重發展特色鄉鎮,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
2、精心策劃、找準定位
根據自身的基礎和獨特的潛力,抓準特色,精心策劃,明確特色小鎮的發展定位。
基于現狀基礎,充分挖掘潛力?;谛℃偟淖匀?、生態、文化、景觀、民俗等資源,對這些資源進行充分挖掘,去粗取精,找到特質。如古北水鎮是在本身有司馬臺古長城等優勢旅游資源基礎上,打造成為京郊最具北方特色的度假小鎮。
特色要鮮明。聚焦優勢產業、獨特文化內涵和環境特色等因素,立足自身優勢強化突出特色。如拈花小鎮定位特有禪文化,打造禪意度假小鎮。
3、在現狀產業基礎上提升和發展
產業有基礎。在現有基礎上發展產業,不要憑空創造和引進新的產業。
提升和發展。借勢特色小鎮的人氣與資源集聚優勢,拉動、促進小鎮產業發展,完善產業結構,升級產業體系;延長產業鏈,構建合理的產業集群,打造競爭優勢,擴大產業影響力,提升產業競爭力。
4、嚴控建設規模
規模一定要小,小才能精,小才能美。特色小鎮建設應該走精明收縮的道路,小城鎮規模較小,避免建設規模過大,反對粗放式、快速式,一窩蜂的建設。規模建設根據浙江經驗,規劃三平方公里,建設一平方公里。
建設應緊湊布局和集約節約建設用地的原則,避免攤大餅式或脫離現有產業分布人為劃定建設區,根據自身資源和產業基礎及其分布情況,盡可能連片提升和完善現有建設區。
精心打造。特色小鎮建設要完善原有城鎮功能,提升生活質量,高標準建設,成為小城鎮建設的示范和城鎮化的新樣板。提升、完善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特色小鎮。
分期建設。鼓勵分期建設,反對一次成型,建一個成一個,要有高標準和長遠性,可放慢建設速度但要保證質量。分期建設還可以保證特色小鎮在風貌和形態上的多樣性。
5、打造地域特色的宜居環境
有地域特色才能特。我們國家有著豐富的風貌類型,材質、符號、元素等可提取和利用的要素充分,多用地方材料、符號,體現地域特色。
結合自然山水,避免人工打造。山川、河流、森林、沙漠等自然景觀和小橋流水的田園風光結合起來。注重整體格局和風貌的打造,格局自然,風貌整體和諧統一,體現特色。景觀多用自然,注重小品等景觀打造。
因地制宜,反對國際式和徽派的泛濫。風貌提倡地域式,反對國際式。反對整體格局、建筑風貌完全復制國外小鎮。尊重本地建筑文化,發揚特色,找到文化自信。
6、傳承重塑小鎮文化
有文化才有靈魂。文化是特色小鎮的“內核”,需深入挖掘和精心打造。求快往往效果不好,將文化做足,影響大且深遠,可以形成很好的品牌。
文化傳承。對歷史文化豐厚的小鎮,注重保護歷史、傳統文化,做好傳承、挖掘文化要充分,形成小鎮的文化認同。
品質提升。合理開發利用文化資源,系統打造,形成文化品牌,增強競爭軟實力。
重塑精神。對于文化資源匱乏或是新建的小鎮,注重文化培育和打造,在現有建設的基礎上發展,逐步形成自身文化特色。
7、聚集人氣和活力,防止鬼鎮的出現
特色小鎮要注重人氣和活力,要聚集一定的人口,給小鎮帶來持續的發展動力,避免建設“鬼鎮”。
打造活力街區。要結合棚戶區改造等,打造一些有活力的早餐、夜宵、娛樂街區等受大眾歡迎的有活力的街區。
提升冬季的活力。北方地區特色小鎮選擇考慮彌補氣候條件等因素,積極發展全季節旅游,增加冬季項目。
注重夜色經濟打造。增加夜晚的商業和文化活力,打造具有魅力的夜色景觀,增加小鎮活力。
8、打造宜游宜產的旅游環境
挖掘旅游題材。特色小鎮的開發建設,旅游不是核心目的,但擁有一定的旅游功能作支撐,小鎮會更有生命力??蓪⑸剿L光、地形地貌、風俗風味、古村古居、人文歷史等作為旅游題材。
對接區域市場需求,尤其大城市周邊,旅游產品策劃考慮外溢的功能需求。
9、提升和共享服務水平
特色小鎮的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建設除了滿足基礎生產、生活需求以外,還應做好三個服務。
服務社會事業。設施建設要與鎮區結合,共建共享,建設完善的服務體系,推動特色小鎮可持續發展。
服務經濟發展。建立完善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服務體系,提升綜合承載能力,成為整合資源、集聚創新、特色產業的“新載體”。
服務周邊村民。統籌布局、互聯互通,完善補足城鄉服務設施體系,促進服務設施向周邊農村延伸。
10、構建信息通達的智慧體系
智慧發展。互聯網是最先進的代表,小城鎮是傳統的居住形態,二者完美結合,通過信息的便捷,釋放空間對人的約束。節約人流物流,實現智慧化,更易于小城鎮打造;用智慧手段促進產業發展,對接更廣闊的市場,服務更多人群;用智慧系統提升鎮區的服務水平,提升幸福指數,從而提升特色小鎮的吸引力。
綠色發展和生態低碳。特色小鎮發展模式、布局形態、建筑技術都應采用綠色化和生態低碳的發展思路和標準。基于綠色低碳和物聯網、云計算等高新技術結合的“智慧城鎮”是面向未來的全新的城鎮形態。
三、探索特色小鎮規劃
特色小鎮規劃不是簡單的小城鎮規劃,特色小鎮規劃也不能單一的照搬城市規劃,而是以特色為導向的各種元素高度關聯的綜合性規劃。應注重特色小鎮的建設性和可實施性。
1、特色小鎮規劃體系和主要內容
一個定位策劃+五個要求+兩個提升+一個空間優化落地的規劃體系。
一個定位策劃:要找準發展定位,明確特色小鎮發展思路和重點;
五個要求:產業、宜居、文化、設施服務、體制機制五個方面的專項規劃和實施方案,保障特色小鎮發展;
兩個提升:旅游和智慧體系兩個提升規劃,建設系統提升;
一個空間優化落地:最終通過一個空間優化落地規劃落實所有規劃設想,并明確實施步驟。
2、特色小鎮規劃重點
特色小鎮規劃是以特色為導向的各種元素高度關聯的綜合性規劃。必須堅持規劃先行、多元融合,突出規劃的前瞻性和協調性,統籌考慮人口分布、生產力布局、國土空間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
特色導向。作為立鎮之本的產業規劃要找準自身的特色,要為自身發展提供充足的背景支撐。文化是特色小鎮發展之源,其規劃要注重挖掘文化魅力,圍繞文化內容深入挖掘。特色小鎮一般生態環境優美,其旅游規劃要注重挖掘、整合小鎮的特色自然與人文資源。
多元融合。提高產業競爭力,注重高端產業、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的融合發展,以產業、項目規劃,引導特色小鎮空間規劃的功能組織與布局。以文化特色、生態資源為導向,在空間、風貌、項目、活動、環境等方面進行落實。規劃內容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高度融合。
3、特色小鎮規劃方法
多規合一。從內容上看,除了常規的空間規劃內容,還包括產業規劃、社區規劃、旅游規劃、交通規劃等,同時需突出生態、文化等功能。特色小鎮規劃必須堅持多規融合,突出規劃的前瞻性和協調性。推進產業、空間、設施等方面協調有序發展,引導項目與產業落地。
重點突出。特色小鎮規劃的重點應在詳細規劃和城市設計上,確保規劃的綜合性和實用性。
項目落地。建設項目落地是衡量特色小鎮規劃可操作性的重要內容,也是規劃成敗與否的關鍵性要素之一。結合小鎮特點選擇發展項目并進行合理定位布局是保障建設項目落地的重要手段。
近遠結合。近遠結合是評價特色小鎮規劃可實施性的重要標準。以往的小城鎮規劃重視規劃期末終極藍圖的編制,而忽視近期建設規劃的安排。近期建設項目對于完成規劃期末的目標有著重要的作用,特色小鎮規劃應注重近遠結合,尤其要保持近期建設規劃的相對完整。
“鎮小能量大,創新故事多;鎮小夢想大,引領新常態?!眲撔绿厣℃偟纳鷦赢嬀硪呀浽谌珖鞯卣归_……
未來建設中,特色小鎮也將成為耀眼的明珠。一批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多功能疊加融合、體制機制靈活的特色小鎮將扮演重要的角色,為新型城鎮化增添多彩的一筆!
【作者簡介】
方明,中國城市科學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級規劃師。中國建筑學會村鎮建設分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
參與住建部中國特色小鎮評審標準的編寫,做為專家組組長參與中國特色小鎮評審。參與過北京、天津、山東、云南、甘肅、新疆、西藏等多個省市特色小鎮的調研、授課和評審,參與全國文旅小鎮授課;正在主持全國多個省市大量特色小鎮規劃的編制工作。
曾先后獲得國家設計金獎、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中心全球最佳范例獎、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建設部優秀規劃設計獎等獎項。著有我國第一套《新農村建設叢書》等書目。
近年來,主要參與住房城鄉建設部村鎮領域相關試點示范工作,包括新型城鎮化、城鄉統籌、城鎮特色、美麗城鄉、全國重點鎮、縣域鄉村建設規劃、鎮規劃、村莊規劃、傳統村落保護、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特色旅游景觀名村等試點示范,同時主持完成了大量的規劃設計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