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倡導文明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同構建嚴格規范的法律體系一樣,都是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內在要求,須臾不可離開、偏廢。在一個充滿道德溫潤的良善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是受益者,那么相應地,改善社會風氣的成本也應當由全社會共同承擔。讓行善者多一些“獲得感”,少一些后顧之憂,不僅是對美德的肯定和呵護,也會是對更多人學習和效仿的有效激勵。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下午就我國歷史上的法治和德治進行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法律是準繩,任何時候都必須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時候都不可忽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法治與德治的關系,是古往今來一個永恒的話題,二者既彼此區別又不可分割,都是國家良善治理、社會良性運行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法律的有效實施有賴于道德的支持,道德的自覺踐行離不開法律的強力約束。大力倡導文明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同構建嚴格規范的法律體系一樣,都是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內在要求,須臾不可離開、偏廢。
有效的國家治理,是法治與德治的有機統一。如果說法治是明底線,更多在告訴人們什么不能做,讓人心懷敬畏;那么,德治則是劃高線,是在告訴人們什么應該做,促人善意萌發。先賢有言,“以法求法,法失;以德求法,法存。”一個社會,如果只重法律約束,那么這樣的行動就容易變得“生硬”,甚至會發生一種極端情況,那就是大家都是守法公民,但面對危困卻無人愿意伸手。人生在世,要有正確的“三觀”,懂得應該崇敬什么畏懼什么,明白什么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不能不識真善美不辨假惡丑,這便是德治的價值所在。在全面依法治國的今天,如何在完善法治的同時,通過德治的滋養,讓人與人之間的善意普遍釋放出來,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溫潤和諧起來,是我們必須思考的時代課題。
德治,當然離不開教化,但不能僅僅理解為說教。喚醒隱藏在人們心中的道德熱情,必須拿出更多實招、實策來。這些年,我們大力推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公民道德素養的培育不可謂不重視。但現實中人們對道德滑坡的憂慮依然存在,比如舌尖上的安全屢屢失守,制假販假侵蝕社會信任,甚至連老人摔倒扶不扶都成社會問題。這里頭固然有發展階段的制約,但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就是,崇德向善還沒有切實內化于心、教化于眾,臧否善惡是非、獎懲榮辱美丑亟須更為扎實的辦法。從具體行為入手,發掘堅守正道、敬業奉獻、虔誠勤勉、孝老愛親的典型人物;創新傳播方式、豐富教育載體、辦實各類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傳揚感人事跡;運用法治手段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加強對失德行為的嚴肅整治,讓敗德違法者受到懲治、付出代價,只有多方面一齊發力,才能激發起更多見賢思齊、明德惟馨的正能量。
在一個充滿道德溫潤的良善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是受益者,那么相應地,改善社會風氣的成本也應當由全社會共同承擔。一個社會整體道德水平的提升,必然要扎根于每個人一言一行的善意釋放,必然要凝結于每個人棄惡揚善的自我努力,對那些積極行善者,全社會都應給予發自內心的贊揚,也應給予其與之相稱的褒獎。否則,成本收益的不對等,很容易導致“美德”供應短缺。近些年來,很多地方也逐漸注意到這一點,紛紛從法律制度層面尋找德治的破題之法。比如,頒布法規明確物質獎勵拾金不昧者;制定“好人法”鼓勵人們見危幫扶。讓行善者多一些“獲得感”,少一些后顧之憂,不僅是對美德的肯定和呵護,也會是對更多人學習和效仿的有效激勵。正如古語所言,“子路受而勸德,子貢讓而止善”。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今天,每個人都多一些擔當、多盡一份心力,以實際行動彰顯價值追求,讓價值理念轉化為價值風尚,才能匯聚起推動社會前行的強大力量,讓道德航船乘風破浪,把中國推向更為美好的未來。